搜索
 

一项气象预报 让养虾大户成功避过“利奇马”的冲击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杭州日报 2019/9/11

“老张,‘利奇马’刚过,接下来又要连续几天阴雨天气了,你养的虾还好吧?”面对其他养殖户的询问,张义钊从水箱里捞起几只鲜活的白对虾,几乎快跟半大孩子的手掌一般长,笑眯眯说:“你们看,好着呢。”

最近,位于钱塘新区的杭州大洋水产养殖基地顺利起捕今年第二茬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张义钊显得格外开心,因为这次捕捞的数量不仅比第一茬的多了近一倍,还个个又大又肥。

他笑称,这全都得益于杭州市气象局为其量身打造的水产养殖气象服务,让他实时获取到台风、强降雨、大幅降温等灾害性天气,提前做出了应对防范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水产养殖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年初的连续阴雨致使对虾产量大跌

一聊起今年初连续阴雨寡照的天气,张义钊就直摇头。

原来,年初受长时间降雨影响,张义钊今年第一茬的南美白对虾收成很不理想,共计550亩的养殖面积,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其中两个外塘。

“按以往亩产620斤计算,第一茬每亩才收获了350斤,产量都快减半了,经济损失接近200万元。”他告诉记者,受影响的可不止他一家,还有隔壁好几户养殖基地。

据了解,目前南美白对虾是萧山渔业养殖的主要品种,2018年萧山区(含大江东)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6.2万亩,养殖户477户,产值8.26亿元,占水产养殖总产值的68.3%。

为此,今年4月,张义钊专程赶到杭州市气象局,希望他们可以为南美白对虾生产研发一套专门的气象服务产品。

“近年来白对虾苗种的质量在不断提升,我们应对高温等极端天气的经验也日渐丰富。但是,什么时候会出现影响养殖的极端天气就需要你们的指导帮助了。”收到张义钊的求助后,杭州市气象信息中心立刻运用当地农业小气候自动站资料,找准影响白对虾养殖的酸雨、水温、气压、大风等关键指标,开展对白对虾生产气象指数的预报开发,形成了《萧山大洋水产养殖定制服务系统》,并通过微信网页推送到手机。

“私人定制”气象服务 为杭州的水产养殖上了“保险”

现在,张义钊的手机随时都能接收到这样的气象消息。

“明日平均水温27.1℃,出现弱酸性,预计未来24小时有酸雨……温馨提示:请注意防范,避免酸雨对白对虾造成危害。”预报的信息,细致到未来三小时,长远到未来七天逐日的天气变化。

张义钊对此很满意,他反馈,也就是通过每日的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范,他的养殖基地上个月成功躲过了“利奇马”台风天。

“台风到来的前一天,我们就启动了应急措施,逐步减少饲料投喂量,开启增氧机,增加巡塘次数,并确保发电机修整好,以防台风造成停电、断电的不时之需。”他预计,今年第二茬白对虾的亩产量达到620斤是妥妥的了。

张义钊从2000年开始养殖白对虾,到今年已经有19年了。在尝到“私人定制”气象服务的甜头后,他还应气象部门的要求,主动承担起气象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每天利用微信群将接收到的气象信息传递给其他养殖户,他建立的两个水产养殖微信群总人数达到了七八百人。

全市6107个农户受益 气象服务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发展

这一服务,无疑让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感受到了“风调雨顺”。

据悉,杭州市气象局此前建立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网站以及手机APP,已面向全市6107个农户提供气象服务。这类农业气象服务非常有益于实际生产,切实保护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萧山区农业农村局水产科长卜利源表示,“这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养殖服务中也是不多见的。”由于气象定制服务的要求高,杭州为提高预报预警精度,按5公里网格将全市分成若干个格点,开展了农产品精细化气候区划,制定茶叶、柑橘、葡萄、枇杷等16个杭州特色农产品的气象灾害指标。

今年以来,为农气象服务定制在杭州渐渐走俏。包括西湖龙井茶种植户、杭州菜篮子蔬菜基地种植大户等近400多家涉农企业和种养殖大户都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需求要求气象提供定制服务,这也是杭州气象成功助推精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