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招才引智的“渝北诚意”

2020年12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10月31日电(李元元)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紧扣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渝北区从引才计划、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入手,在招才引智工作中拿出了满满的“渝北诚意”。 

五大千亿集群明晰“人才需求清单”

渝北是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重庆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拥有江北国际机场、保税港区、悦来国际博览中心等市级开放平台,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载地。

渝北的发展需要哪几类人才?各类人才到渝北后有怎样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两个问题其实指向一个共同的答案——渝北的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6月,渝北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在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打造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两江国际商务中心、现代消费走廊和航空物流园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高质量、突出智能化、打好开放牌。

产业的聚合,需要人才的聚集。透过五大千亿集群的产业规划,一张“人才需求清单”逐渐清晰起来: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亟需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亟需芯屏器核方面的研发与生产人员;位于空港新城的两江国际商务中心将吸纳大量的临空贸易、总部经济、时尚消费、高端商务人才;现代消费走廊产业集群将消化大量的汽车商贸、智能家居、跨境电商、文创设计、服饰博览、休闲娱乐人才;航空物流园将聚焦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等产业,展开招商引才。

两江环带,三山列屏,渝北区以大产业为天下英才提供了大舞台。

五年投入2.5亿元吸聚“高精尖缺”人才

“雁阵”带飞,“头雁”引领。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早在五大千亿产业集群规划出台之前,2018年中,渝北区即聚焦临空经济发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出台了“临空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相关人才政策,规划在五年内投入2.5亿元,吸聚千名优秀人才。

此外,渝北还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以教育、卫生人才为重点,推进实施“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百人规划”“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百人规划”;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出《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临空现代农业建设中,引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

以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为例,该公司研发的绿色植物智慧种植系统,通过网络实时调控,可控制气温、水温等植物生长的小环境。“两年前,我们研究的方向还是传统LED照明。”副院长吴刚介绍,通过渝北人才计划,研究院引进了一批院士专家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才得以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方向转型。

围绕重点项目聚集科技领军人才、围绕企业发展聚集优秀管理人才、围绕公开招聘聚集急需紧缺人才——渝北区人才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将产业发展与人才政策融合,提高人才集聚效应。目前,全区已汇聚高层次人才共计436人,建成汇聚138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导师库,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拥有各类科研创新平台达417家。

青年人才成长驿站助毕业生安心、安身、安业

对于业界大咖,渝北区有足够吸引人的引才政策;对于事业刚起步甚至在校学生,渝北区也不吝给出最大的诚意。

6月18日,渝北“青年人才成长驿站”正式启动。在前期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市内6所高校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后,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7所海外高校达成协议,首批新加坡学子将于今年12月入住。通过创业就业平台的搭建,系列活动及后续专场双选会的举办,吸引200余名相关专业大学生到华为、传音等19家企业参加实习。

青年人才成长驿站是什么?是一个“线下”+“线上”解决青年就业创业路上的成长“驿站”。于线下,青年人才成长驿站座落于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针对渝北区产业发展紧缺的大数据、软件工程方面的应届毕业生,将提供最长为期三个月的免费食宿和统一购买短期人身意外保险;对仍未就业或创业初期的毕业生,经确认后再给予三个月的食宿半价补贴,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广大青年在渝北安身、安心、安业。于线上,通过“渝北人才”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发布青年人才招募、用人用工信息,邀请青年人才参加见习对接会及各类专场就业双选会,推动人才成长驿站各项目落地,把驿站真正打造成为青年成才的“港湾”、创新创业的“舞台”、人才汇集的“高地”。

“我现在从人才公寓步行去公司上班仅需七八分钟,还能通过验证指静脉,享受免费的一日三餐。”来自重庆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龚渝纯告诉记者,她和班上三名同学目前都住在青年人才驿站,每个月能省下2000多元的食宿和交通费。青年人才成长驿站目前与重庆6家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下一步将于国内外其他高校搭建沟通平台,进一步方便外地应届毕业生来渝北求职面试。日前,青年人才成长驿站被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列为2019年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

服务有温度 在渝北就有家的感觉

人才引进是基础,留下人才是关键。“我们希望广大来到渝北的人才能够找得到家的感觉,而不是背井离乡,只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只是在渝北挣钱。”渝北区人才工作相关领导告诉记者。

渝北区2014年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招聘服务专员,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办理各类“一站式”精准化服务事项。服务专员对口辖区内160余名高层次人才,将服务内容细化成100多个小项,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主动帮助人才处理生活的突发危机,不遗余力的传递着渝北区求贤若渴的态度。

链接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渠道,打通职能部门与人才之间的沟通壁垒,TEC【Technology(科技)、Elite(精英)、Cooperation(合作)】临空人才沙龙已经持续举办了15届。作为渝北区搭建的高层次人才常态化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平台,这儿既有行业交流,也有项目路演,还根据每期主题邀请联系区领导和区经信委、区科委、区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人才面对面交流,为人才解读政策,帮人才“答疑解惑”。

“渝北区有非常完善的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对人才的落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第二批“临空海外英才”的伍荣翔表示。伍荣翔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博士,也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线易科技董事长、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2017年12月,伍荣翔正式在渝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在公司落地和发展的过程中,渝北区科委、渝北区委人才办、战略发展公司、仙桃数据谷园区等各个部门给其团队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帮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