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 重庆2019年这么干!

2020年12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华龙网

重庆市2019年全市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暨健康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奉节举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3年前,因车祸失去行动能力后,曾顺鑫(化名)被接到了奉节县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这里,有一群跟他一样“特殊”的失能人员。

  在这些失能人员背后,是奉节上千个深陷贫困泥潭不能自拔的家庭,以及数以千计被束缚住手脚的家属。

  曾顺鑫入住的这个供养中心,就是奉节建立的三家失能人员供养中心之一。为帮助这些家庭脱贫,奉节县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新途径,在全国率先对贫困家庭和农村失能低保户实施集中供养,从而解放失能贫困家庭的自我脱贫能力。

  今(16)日,重庆市2019年全市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暨健康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奉节举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经全面摸排核查,載至2019年3月底,全市未脱贫因病致贫返贫2.57万户、7.91万人,占未脱贫户的55.93%。为让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重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奉节县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宿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探索》》

  政府兜底保障 释放脱贫劳动力

  “段老师,现在是换季,腿痛要经常进行热敷才行。”

  “李医生,多亏有你们在这供养中心啊,最近感觉这四肢灵活多了……”

  上午10点,永乐镇卫生院派驻中心医疗康复室的医生为失能人员进行康复治疗。在该中心,医疗康复室医生不仅能帮失能人员看病,还可以通过远程手段,接受上级医院医生的远程协助。

  奉节县从2015年11月开始,在全市率先探索将全县1013名失能人员实施集中供养,分别在吐祥镇、草堂镇、永乐镇建成3所失能供养中心,作为全县“1+18”精准扶贫配套措施之一,并率先在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实行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若失能人员患病,按就近就地就医原则,先由派驻医生进行“床头治疗”,如果不能缓解,则护送到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因病情危重、或医疗技术条件不够,需转院治疗的人员,由卫生院派送120协助转院治疗。

  “政府兜底保障,释放劳动力,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6月以来,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供养贫困家庭失能人员378人,释放400多名失能人员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种养殖业,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年收入1000余万元。

医生为失能人员治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数据》》

  保障群众就医 重庆推出这些政策措施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经全面摸排核查,載至2019年3月底,全市未脱贫因病致贫返贫2.57万户、7.91万人,占未脱贫户的55.93%。

  全市未脱贫因病致贫返贫的2.57万户、7.91万人中,患病2.51万人,已治愈0.76万人;需进一步治疗1.75万人,占患病总数的69.6%,占未脱贫人口的12.6%。

  从年龄结构看,未脱贫因病致贫返贫7.91万人中,0-18周岁1.62万人、19-60周岁4.1万人、61-70周岁1.18万人、70周岁以上1.01万人。

  从疾病类型看,患病的2.51万人中,患大病0.44万人、慢病1.3万人、重病0.43万人、地方病0.03万人、职业病0.02万人、其他疾病0.57万人。

  为做好健康扶贫,重庆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

  在费用控制方面,将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治疗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

  在费用报销上,重庆推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疾病应急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七道保障线”。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夯实健康扶贫进程。

  同时,重庆将“一站式”结算平合、“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院范围扩大至全市承担扶贫任务区县的所有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农村贪因人ロ住院不需交纳押金,出院时只交納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各类报销由平台自动核算。

  2018年,重庆贫困人口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8.82%,特病门诊自付比例9.58%,政策惠及71.35万人次;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6种、救治4.54万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16.47万人,重病兜底保障10.03万人。

永乐镇卫生室医生派驻失能人员供养中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目标》》

  让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 重庆2019年这么干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2019年,重庆将进一步夯实“七道保障线”,落实“三个一批”。贫困人口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0%。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承担扶贫任务区县的所有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

  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应签尽签,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症精神障碍等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疾病监测网络覆盖所有贫困区县,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得到有效控制。

  实施“厕所革命”,2019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7.5万户。

  开展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以上。

  贫困区县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首席记者黄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