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9成
“绿色能源”成云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日前,记者从云南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367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3.8%,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90.5%,居全国第一位。“绿色能源”成云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8年初,云南省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其中,绿色能源的发展态势格外引人注意。在2019商洽会上,由云南省能源局牵头设立的绿色能源馆集结了一批企业和集团参会参展,充分展示了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涉及“绿色能源”项目26个,所签项目是云南省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
云南省作为能源大省,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世界级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全省水电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已开发装机突破6666万千瓦,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已成为云南省仅次于烟草的第二支柱产业。云南省能源局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崔建增表示,云南省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清洁绿色能源优势,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能源产业可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以上,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全省电力总装机1亿千瓦,可发电量达到4600亿千瓦时,省内用电量达到2600亿千瓦时,全省跨境外送通道规模超200万千瓦。同时,云南省将延伸发展水电硅材和水电铝材,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一体化基地和千亿级中国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制作基地。
未来,云南省除了稳步推进清洁水电开发建设及解决水电丰枯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打响云南省“绿色能源”品牌,稳步拓展省外和境外电力市场,支撑云南省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记者马苗报道)
相关
三院士聚昆话产业发展新方向
6月16日,在云南省绿色能源国际论坛(2019)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3位院士,围绕绿色能源领域的多个议题、多个角度展开新技术、新应用、新方向的探讨和展望。
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原副总经理曹耀峰介绍,地热能是指能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具有总量丰富、分布广泛,绿色低碳等特点。2017年,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颁布地热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也是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目前,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现在的主要形式为地热直接利用(如,温泉)、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利用规模上,目前我国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曹耀峰表示,“十三五”期间,地热还将大量替代标煤,这将极大减少碳排放。在产业布局中,正推动示范工程带动区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地热供暖(制冷)案例,充分证明了地热项目规模不断提升的现状。
不过,地热能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地热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立法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等。
可再生能源应用新技术需要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以《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驱动绿色生物炼制》为主题发表的演讲中提出,生物炼制能够将生物转化为一系列产品和能源的可持续过程,产品包括食物、饲料、材料和化学品,能源包括电力、燃料和热力。可再生能源电力、热能与生物炼制过程具有较高匹配度,诸如太阳能蒸汽驱油技术、可再生能源用于生物质炼制热能供应,以及二氧化碳固定和还原提供驱动力,联合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乡村地区供暖、供能等,这对助力乡村地区能源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化学工业和生物质炼制过程同样需要消耗能源。因此,谭天伟表示,可再生能源应用新技术需要突破,以推动高效储能载体和储能技术的开发,可构建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模式和生物炼制系统耦合。其中,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在低温热应用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高温热利用主要应用于热发电。
创建能源有序转化新方法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基础学科也是前沿学科,与国家战略休戚相关。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表示,通过能源有序转化这一基础科学研究,可以创建能源有序转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实现能源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并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此,郭烈锦在当天《能源,“有序”转化,回归自然》的演讲中,从一次能源生产、能源加工转化、能源环保节能、能源装备制造等方面,对现有能源行业产业链情况,以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面临的科学和技术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围绕“能源有序转化”系统讲述了能源交叉和集成创新的构想,并以煤炭超临界水制氢、太阳能—制氢及碳氢燃料为示例,展示了“水—空气—能源”的创新方向和路线。(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