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昆明经济增长迎来开门红

2020年12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昆明日报

  一季度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

  记者26日获悉,昆明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增速创近3年来季度新高,经济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GDP

  实现952.21亿元

  今年以来,全市攻坚克难、精准发力,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呈现“四高五稳”特点,实现经济工作开门红。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52.21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创近3年来季度新高,高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4.2%,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第二产业增加值353.54亿元,增长8.9%,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564.87亿元,增长10.5%,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3%。三次产业结构为3.6:37.1:59.3。

  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

  高于传统产业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4.7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5%,林业增加值增长4.6%,牧业增加值增长3.5%,渔业增加值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此外,全市蔬菜产量66.95万吨,鲜切花产量14.57亿枝,肉类总产量17.08万吨,分别增长4.2%、6.4%和0.2%。

  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1%,增速较去年同期、1-2月分别提高7.3、1.7个百分点。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长10.1%,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7%。

  全市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1.2%,高于传统产业20.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分别增长11.1%、39.8%、14.7%,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4个百分点。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5%,利润总额增长33.3%,企业亏损面下降5.3%,亏损额下降28.1%;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7.8%,其中煤炭、水泥行业产成品库存分别下降44.8%、2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高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65.7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低于1-2月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9.34亿元,增长最快,达145.6%;第二产业投资79.46亿元,下降27.8%;第三产业投资576.99亿元,增长22.7%。

  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72.74亿元,民间投资292.91亿元,分别增长32.4%、15.8%。此外,农、林、牧、渔业投资和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达120.5%和10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5.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1.8%;教育投资增长81.3%;制造业投资下降1.8%。

  同时,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95.9亿元,增长13.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1%。

  全市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27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去年同期、1-2月分别提高1.9、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84.13亿元,增长1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532.56亿元,乡村市场零售额26.71亿元,分别增长12.3%、12.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74.03亿元,餐饮收入85.24亿元,分别增长12%、14.7%。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0.4%;日用品类增长1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金银珠宝类增长39.3%;汽车类增长1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1%。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1,103万元,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688,287万元,增长41.7%,全市财政八项支出完成1,117,316万元,增长23.1%。

  一季度,全市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93.5亿元,增长44.5%,较去年同期提高36.35个百分点。

  据介绍,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投资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困难较多等影响经济持续向好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下阶段,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集中精力稳增长,坚定不移促改革,持之以恒优环境,坚持不懈惠民生,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再接再厉谱新章

  增速创近3年来季度新高、GDP实现952.21亿元。两个提振信心的数据,有力诠释了开门红。一季度全市经济首战旗开得胜,开局良好,对于进一步掌握2017年经济工作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纵观一季度经济数据,亮点频出。增速创近3年来季度新高,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持续向好;一、二、三产业的增长数据、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高于传统产业,说明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对应的是“市场预期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佐证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并快速成长……一个个数据,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早在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就及早谋划,出台2017年经济工作开门红方案,把有利因素分析透,把风险挑战估计足,认真分析、研判和谋划,定目标、抓项目、强保障,全力谋划经济工作开门红,谋求全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目标的敲定,新年伊始,全市处处呈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钉钉子”精神,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春季,昆明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面对成绩不能自满,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国内的大势看,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结合昆明实际,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投资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困难较多等影响经济持续向好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仍需再接再厉,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2017年经济高开稳走目标,为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作出更大成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