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院开展眼科手术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刚刚过去的2018年,云南省健康礼包接连不断——全省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至28.65%、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启动23个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和71个分中心建设、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90/10万和5.78‰,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深化医改迈出新步伐、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一项项惠民举措,既是对去年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好注解,也是让百姓病有所医,提升幸福指数的最好例证。
医疗改革创新提效
刚满2岁的幼儿吴悠凌晨出现腹泻情况,吴悠的妈妈十分着急,于是通过支付宝预约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专家谢怀平的专家号。
第二天早上8时30分就诊,经专家诊断为“小儿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拉肚子”,并开了颠茄合剂回家服用。就诊刚结束,吴悠的妈妈用手机支付宝进行了支付,然后根据医院支付宝生活号推送的导诊信息,到门诊药房窗口取了药,就诊过程不到半小时。
“多年前,医院便全面启动‘互联网+医疗’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医疗效率、优化就诊流程,解决了患者提前挂号、取检查检验报告单需要多次往返医院等问题。”昆医附二院信息统计中心主任王雄彬说,去年,医院从医疗效率、医疗安全、患者体验三个方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患者看病环境。
昆医附二院优化就诊环境只是云南省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去年,为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云南省深化医改步伐不断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均参与2种以上医联体模式建设,县域内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36%。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巩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成果,全省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至28.6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0.42%。玉溪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45%。“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快推进。云南省第一家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文件,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
同时,省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全国首创“定制药园”工作,评选认定首批33个“定制药园”,指导、推动贫困县区开展中药材种植。此外,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进一步谋划。积极打造以石林杏林大观园、云南白药大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去年,全省大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增加到1270亿元。
健康扶贫持续发力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咪哩乡甘岔村委会陆家店组村民岳贵清是一名贫困户,几年前被查出患有骶骨恶性肿瘤,对于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岳家来说,医疗费用让一家人的日子更加艰难。
“那时,自己每天拼命干活,感觉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岳贵清的妻子记得,丈夫被查出患有骶骨恶性肿瘤后,家里到处借钱给他看病。很快,借来的钱花光了,亲戚朋友该借的也借了,可医疗费就像无底洞,把一家人拖进深渊。
前年,玉溪市在脱贫攻坚摸底排查中,岳贵清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属性为因病,政策规定免收贫困户押金,住院费用可以分期还款,有了政策支持,岳贵清不再为医疗费发愁了。
去年,岳贵清住院8次,总费用为21万多元,通过五重保障等政策,报销了19.8万多元,报销比例超过90%。
为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近年来,云南省把健康扶贫作为工作重点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定《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等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困难群众“看上病看好病”,确保贫困户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云南省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下降到9.19%,这意味着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大幅提升,有效遏制了百姓因病致贫返贫。
云南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报,大病专项救治覆盖所有贫困县市区。全省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提高到99.6%,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面达标。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聚焦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控短板,通过省内外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N对1”“组团式”帮扶。同时,云南省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成效显著,特别是全省多个贫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州市、128个县(市、区)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认证。94个县(市、区)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复核验收。艾滋病、血吸虫病等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医疗服务不断提升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与昆医附一院等10家临床医学中心牵头单位院长签订了《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责任书》,解决云南省三甲医院综合实力和学科能力水平长期以来处于国内同类机构和学科的较后位置,核心龙头学科不优、不强,带动全省学科发展不明显的突出问题。同时以“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带动州市级医院相关学科发展,建设形成一批临床医学优势学科。
“从2018年起,省卫生健康委就遴选认定了23个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和71个分中心建设单位。”近日,在全省卫生健康科教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黄兴黎表示,计划从今年开始,在4年的建设周期中每年将投入不少于3亿元,共投入12亿元来打造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
建设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作为云南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举措之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去年,云南省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卫生补短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98亿元;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6个,资金15.72亿元;进一步打造全省领先、在西南地区具有优势特色、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启动23个中心和71个分中心建设;48个科研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新增4所州市级三甲医院;40所县级医院实现提质达标;87个州市县医院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过省级评审;整合1.135亿元、争取中央资金2.49亿元,支持44个县级卒中中心、45个县级胸痛中心建设;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省级DRGs质量评价系统,对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疗质量、运行效率、药物使用开展评价。
此外,妇幼健康和人口均衡发展目标有效落实。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90/10万和5.78‰,再创历史新低。90%以上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82.6%的养老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服务。昆明、曲靖、红河、楚雄、丽江等地区创新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新型单病种防控模式,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记者 陈鑫龙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