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暨中央媒体“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活动走进安徽芜湖、亳州、蚌埠等地,深入调研地方法院、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芜湖: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坐落于芜湖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是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代表。奇瑞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起步于与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发展于对知识产权认识的转变;建立了以知识产权诉讼为导向的管理机制,走在了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前沿,奠定了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的领先地位。截至2018年底,奇瑞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7079件,累计授权专利1103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87件;累计申请商标3678件,累计注册商标2215件,其中国外注册商标1620件。
芜湖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专利创造等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占全省2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1件,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芜湖中院率先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官办公室。自2016年底在高新区设立法官办公室,通过驻点服务,零距离回应企业司法新需求。累计派出法官60余人次,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为企业解决了350余项难题。发现并收集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各类涉知识产权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10份,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据悉,近五年来,芜湖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70件,约占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总数三分之一,结案率达99%,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指导意义和区域影响力的精品案件,以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审判实现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频共振,高站位服务保障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亳州:创新“四集中”机制 破解知识产权审判难题
说起亳州,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井贡酒。近年来,在亳州两级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与古井贡酒有关的诉讼案件就占了较大比重。2016-2018年,亳州中院共受理该企业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共303件,占受理一审案件总数的37.7%。
针对亳州涉知识产权系列案件特点,亳州中院建立集中送达、集中审理、集中调解、集中裁判即“四集中”工作机制。送达难是困扰审判的一大难题,采取集中送达的方式,既提升了送达成功率,又缩短了审理周期,也能对被告具体经营状况进行初步了解。涉知识产权系列案件立案后,审判团队根据案件数量依据法律规定择某一时段集中排期开庭,通过集中审理,法官对案情深入了解,对当事人心理预期初步掌握,为集中调解做好准备工作。结合“案例引导调解”机制运用,调解成功率较高;如调解不成,法官根据审理事实依法及时判决;创新工作机制,制作同类型案件的法律文书模板,集中制判,大大提高办案效率。三年来,亳州中院涉知识产权纠纷一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45.3天,较同期减少19.8天,创历史新高。
此外,亳州中院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为企业发展创新驱动保驾护航的服务意识。三年来,组织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团队走访古井集团、济人药业、华佗国药等20余家企业;组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知识产权专利部门进行交流座谈18场;引导药企、酒企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立足中华药都本地特色,积极促进特色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打造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战略;指导创新成果明显的特色企业在专利、外观设计、立体商标等领域加大申报、注册力度,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促进本地知名企业做大做强。
蚌埠:探索“三合一”模式 促进知识产权全面保护
曾经因两起知产刑事案例分别入选“2013、2016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开创蚌埠地区知识产权案例入选全国案例先河的蚌埠市禹会区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三合一”蚌埠模式,促进知识产权全面立体保护。
为进一步整合审判资源,提高审判质效,由蚌埠市委政法委牵头,全市公、检、法共同会签文件,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改革试点工作中刑事案件集中指定管辖的意见》,市中院出台《关于对本市辖区知识产权行政案件指定管辖的意见》,形成了在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禹会区法院管辖蚌埠辖区民事案件的基础上,将三县六区(含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也集中指定到禹会区法院管辖的 “三合一”格局,安徽省知识产权白皮书将之称为独具特色的“蚌埠模式”。
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以完善审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全面保护,以推进司法改革保障当事人权益,以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开透明性,以精品案件的审判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效果。该院知识产权庭多次受到全国、省、市、区法院表彰。2016年6月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及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5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朱超逸)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