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月29日电(刘晓君)“PM10、PM2.5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省级已经具备未来5天的空气质量及7—10天的趋势预报能力、安徽省整改方案确定的14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2个......”这是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28日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亮出的全省生态环境年度成绩单。
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国及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GDP增速继续保持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的同时,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恒秋在总结2018年安徽环保工作中如是说。
2018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安徽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1+7+4”作战计划,“1”即省委、省政府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纲领性文件,“7”即打好7场标志性战役,“4”即4个专项行动。至2018年底,安徽省已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巢湖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4场标志性战役的实施方案,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3场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正在按计划编制报审。《实施意见》及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相继制定并出台,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绘就了蓝图,吹响了战斗号角。
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聚焦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2018年3月开始,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力量,启动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覆盖最广、执法最严、效果最好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全年共开展14轮督查,检查污染源15035个,发现存在问题点位7430个,整改完成4637个,向各市政府交办突出环境问题2502个,公开曝光典型环境问题112个。2018年,安徽省PM10年均浓度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2.1%,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1%,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PM10、PM2.5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高强度落实生态环保督察制度
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定期调度整改工作,组织现场核查和两轮拉网式“回头看”检查,将整改不彻底和新发现的373个问题交办至各市;针对整改进展迟缓的突出环境问题,向有关市委、市政府印发警示函、督办函17份,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为保障整改质量,组织省直主管部门对各市上报完成的问题进行验收销号,将31个未通过验收的问题重新纳入问题清单;组织对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15个市,全部取消信访件销号。蚌埠、宿州、淮北等市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目前,安徽省整改方案确定的14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2个。
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
据了解,2018年,安徽省运用《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案件3139件,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对19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探索实施环境智慧监管新模式,推动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监管”三个全覆盖。
新建和改造116个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完成165个空气质量自动站监测状态转换和61个国控土壤背景点监测。开展长江及其重要支流跨界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和水站选址论证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省级已经具备未来5天的空气质量及7—10天的趋势预报能力。
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席峰在会议中强调:“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2018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高标准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较好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紧密结合中央巡视“回头看”、省委两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排查、“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三查三问”、“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回头看”,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
高要求完成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徐恒秋表示,“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组建的生态环境机构运转的第一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的部署要求,聚焦打好七场标志性战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会议指出,2019年的安徽省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省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4.4%(达到49.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和劣Ⅴ类断面比例均达国家考核要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完成国家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减排任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