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大运会主体育场和大运村均“落子”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东安新城。
作为东安新城深圳推介会的首场活动,7月1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举行了“走大运 看成都东安”活动,邀请体操奥运冠军邹凯、大运会男子百米世界冠军胡凯和60余名中外大学生运动员走进东安新城,实地探访2021年成都大运会东安湖体育中心和成都大学大运村建设场地,参观洛带古镇,感受东安新城蓬勃的发展态势、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现场实地探访
向建筑工人送清凉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建设中的东安湖体育中心建筑工地上塔吊如林,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加紧施工。工地入口处,一幅醒目的倒计时牌上写着,“距离成都市东安湖体育中心项目竣工还有669天。”
邹凯、胡凯和中外大学生运动员们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介绍下,远望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观看东安湖体育中心“一场三馆”规划设计展板,详细了解了体育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情况。“没想到建设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必须点个赞!”了解到东安湖体育中心开工仅半年多,小球馆就已经封顶,主体育馆也即将封顶,运动健儿们发出一阵感叹。
现场,还举行了一场暖心的小活动,由邹凯、胡凯两位冠军为建筑工人们送清凉。他们把清凉的礼包一件件送到20名工人代表的手中,并合影留念,感谢他们为大运会场馆建设不知疲倦地奋战。
随后,运动健儿们来到成都大学,了解大运村的规划及建设情况。尽管校园已经进入了暑假,但大运村的建设却没有丝毫停步,所有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解到大运村“开放、绿色、智慧”的设计理念和村校城一体化设计,大家都兴趣浓厚,不住询问了解,不时掏出手机拍照留影。
点赞大运会建设
为成都“鼓劲加油”
一路行走,一路观看,一路了解,不论是邹凯、胡凯两位冠军还是来自各国的大学生运动员,都兴致盎然,感触颇多。
“东安湖体育中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场三馆的设计都堪称惊艳。”参加过不少大型运动会、见过各种大小场馆的邹凯,对东安湖体育中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尤其喜欢主体育场的设计,“飞碟的造型,太阳神鸟的图案,充分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的融合,而且很有成都特色。”
胡凯曾参加过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夺得男子100米金牌,他对大运村并不陌生,看到成都大学大运村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完善的功能分区,他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大运村的标准很高,各项功能也十分完善,相信一定能为运动员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和其他大学生运动员一样,来自巴基斯坦的穆迪垭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走近大运会场馆、大运村,了解得更多,他的期待也更多。“看到这么现代化的体育场和大运村,我觉得很震撼,真希望大运会快点到来,这样我们就能欣赏高水平的比赛了。”穆迪垭说。
看新城逛古镇
感受东安的活力与魅力
除了大运会的建设项目,东安新城是此次运动健儿们探访的另一个主题。在乘车与步行的切换中,他们深入新城区、走访老场镇,“走读”了蓬勃发展而又底蕴深厚的东安新城。
作为成都未来的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地、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区、国际交往新窗口、高品质人文活力区、世界赛事名城新引擎,东安新城有着一流的城市规划,一湖三岸、三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山水景观与城市建设相融的设计理念,都让运动健儿们啧啧称奇,“这是属于未来的城市。”
在成都生活了多年的邹凯认为,东安新城颠覆了他对成都东部的认识,“过去一提到东边,就会想到龙泉山、桃花、洛带这些元素。但东安新城显然不仅只有这些,不仅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还有现代化的、高品质的城市,希望通过大运会将成都、龙泉驿、东安新城介绍给全世界。”
胡凯则谈道,东安新城不仅地理位置特别好,生态环境也特别优越,依山傍湖,是一块天然的生态绿肺,为成都和龙泉驿提供了生态养分。听了规划介绍后,感觉这样一块福地的规划非常合理,既有汽车产业,又有现代科技,还有体育场馆,整个区域未来可期。(记者 罗向明)
>>>新闻链接
东安湖体育中心
2021年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东安湖体育中心,位于成都东西城市轴线和成渝高速以南、车城大道以东,含体育场、主体育馆、小球馆、游泳跳水馆,统称“一场三馆”,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作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载体,“一场三馆”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严格比照国际赛事标准设计,建筑群集科技、智能、绿色、时尚为一体。体育场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米,室外坡道景观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为4万座甲级体育场,将举办大运会开闭幕式,赛后可改造为田径、足球等国际单项比赛场。体育场造型如同飞碟一般漂浮于东安湖畔,集古蜀文化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太阳神鸟图案悬浮其上,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的交相融合。主体育馆为甲级特大型体育馆,可满足NBA篮球比赛的需求,将承接大运会体操赛事;游泳跳水馆为大型甲级游泳跳水馆,可承接游泳跳水等赛事;小球馆可作为台球、兵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训练场地及部分小球类比赛场地。
成都大学大运村
大运村设置在成都大学校内,按照“开放、绿色、智慧”的理念规划设计,共分为居住区、国际区、运行区、交通区、赛训区5个部分。通过建改结合,达到国际大体联要求的大运村标准,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米,改造维修项目总面积约30万平米,使得大运村能提供居住、餐饮、体能恢复、交通、信息、生活、文化等各项服务,帮助各代表团为比赛做好身心准备。大运会期间,预计将有170多个代表团、1.1万名运动员及官员入住大运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