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农户春耕备耕忙。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时下正值春耕春播季节,虽然还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但贵州各地基层干部群众不误农时,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坝区翻耕整地热火朝天,贵州坚定地吹响了2020年超常规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号角。
各地农户春耕备耕忙。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抓住春种时节 加快产业结构往“优”处调整
当春天如约而至,黔山秀水新绿点染,各地春耕备耕正忙。在黔东南州黎平县黑洞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后的160亩西兰花正好迎来丰收季。坝田里,村民们戴好口罩,忙于采收成熟的花菜,分拣、装筐、装车……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价高种什么。”在贵州,黑洞村的西兰花只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面对战“疫”斗“贫”的双重任务,贵州提出,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决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抓住春种时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提高规模化水平,切实提升组织化程度,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绿色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关岭:珍源食用菌基地培育房内,工人正在作业。高智 摄
为此,在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坚持“厅长包片”“处长包县”,100余名厅处级干部沉到底,紧盯调减低效作物,紧盯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8个种植方面的产业,紧盯各地实际情况,强化因地制宜选准替代产业,加快农资储备。
在贵阳市修文县,当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物流优势,做强做足以猕猴桃为主导品种的精品水果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等短平快产业。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调度会,让各乡镇在比学赶超中调结构、强产业,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要求,遵义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坝区建设为突破口和主战场,大力实施农业“321工程”优良组合模式,扎实做好农作物春播计划落实,调活结构、调高质量、调优品质。
农业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春耕备耕工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辣椒产业是沿河县2020年调减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的主要替代产业,该县计划种植辣椒2万亩。而在六盘水,当地则以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重点,继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全年规范建设猕猴桃基地20万亩,完成刺梨标准化基地改造提升15万亩;坚持“提档、增产、全利用”,大力提高早春茶的单产,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
“疫情带来的损失,更应该从产业结构调整中‘补’回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春天正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好时节,努力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聚焦全年目标和脱贫攻坚来抓好春耕,强弱项、补短板,这片古老的土地才可能生长出更多惊喜。
桐梓:新站镇果农修枝。张体旁 摄
紧盯关键环节 切实推动农业产业落细落实
队员从科技局和喀斯特研究院调配,8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60%以上工作时间需下沉在服务县……近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派出一支由39名“精兵强将”组成的“科技先遣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为种植人员讲解和传授春耕生产所需要的农业科学技术。
“科技先遣队的派出,旨在以农业技术服务促进春耕生产,确保两场战役获得全胜。”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加强经果林、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粮食作物、水果等田间管理,黔西南州科技先遣队各领域专家结合春季农业生产需求,通过现场示范、发放资料、技术咨询等方式,落实各项农技措施,提升春耕科技水平,保障春季生产,为全年增收打下基础。
用科技助推农业产业实现纵深推进,黔西南并非个例。早在立春之初,为确保疫情期间有序组织各地农作物生产,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各产业专班和相关专家就发布了蔬菜、果树、食用菌、辣椒等生产技术要点,对防灾减灾,特别倒春寒等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指导各地科学开展各项春耕备耕工作。同时,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还组织制定、印发了《贵州省2020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对茶园、蔬菜、果树、主要粮油作物等进行施肥指导,为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效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
修文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村民科学种植青脆李。姜继恒 摄
农技指导及时,政策帮扶同样给力。2月18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贵州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村产业革命20条措施》。《措施》要求,要从推动贵州农业全产业链有序运行、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推进畜牧渔业产能稳步恢复、加大人财物支持和技术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推动等五个方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
在各种暖心政策的支持下,各地也闻令而动,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安顺市关岭县,全县县乡两级933名干部“化身”产业革命网格员,到全县各村民组宣讲产业革命政策,传授种养殖技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平塘县甲茶镇团结村皇竹草种植基地,村民们从县里“抢”来三农专家,讲解种植技术;伴随着村里大喇叭中宣传的枇杷种植要点,大方县黄泥塘镇魁书村的村民“抢”种下1500亩“五星枇杷”,播种了致富的新希望。
“截至2月底,全省春种面积达736.7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春耕备耕物资准备充分,夏收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迎来夏季粮油作物丰收的开门红。”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唐隆强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