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赣鄱先锋】一心为民的“铁娘子” ——记永修县滩溪镇下湾村党支部书记周萍

2020年12月25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新闻网 

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完善村里基础设施、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永修县滩溪镇下湾村从2016年的“空壳村”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达70.03万元,形成湖羊养殖、鸢尾花、蔬菜大棚、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等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长足发展。 永修县滩溪镇下湾村党支部书记周萍,是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铁娘子”。她先后荣获全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九江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众望所归 扛起村民的重托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家乡的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对群众的真情。”周萍用这句话为自己的付出做了诠释。

1994年周萍开始在村委会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2010年由于家庭变故,经济负担加重,为谋求生计,她与丈夫一起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这一走,就是五年。在这五年里,她始终与党支部保持联络,定期到党支部报到,汇报思想状况,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2014年11月,下湾村党支部换届,在所有下湾村党员推荐名单栏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人名——周萍。为此,滩溪镇党委主要领导专门与周萍进行电话沟通,希望她可以顺应村里全体党员意愿,回村任职。周萍知道,这是村里对她的信任与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无法对贫穷的家乡视而不见,无法忘怀还未脱贫的乡亲们,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毅然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尊重集体的意愿,担任下湾村党支部书记。

兴产业助脱贫 收入节节高

下湾村是一个典型的“三无”贫困村。面对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周萍带领村“两委”干部破瓶颈、攻难关、兴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如今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扶贫鞋(乡村就业车间)、湖羊、鸢尾花、五黑鸡(禽类养殖)、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体系。

为实现百姓在家门口就业,2018年7月,周萍便提出申请在下湾村新建就业车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乡村就业车间竣工投产,由华景鞋业承租并安装6条生产线,新增120个就业岗位,可吸纳200人就业,月工资可达3000元,为百姓增收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为解决鞋子销路问题,周萍与帮扶单位谋划扶贫产品“六进”活动方案,在九江企业一家一家上门推销,最终成功对接九江联盛超市,累计为华景企业代销成品鞋8000余双,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5万元。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她利用村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这一方法。2015年永修县下湾益农种养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采取村民自愿参与产业党建+精准扶贫户+知名人士的创业模式,主打湖羊养殖,实现年利润20万元,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逆行”而上  铿锵绽放最前线

今年大年初二,当大家还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之中时,下湾村姜家组确诊了永修县首例、九江市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面对疫情,周萍“逆行”而上,当机立断封锁进村主路及各自然村组进出道路,严防死守,号召百姓落实好居家隔离,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下湾村无一例新增感染患者,疫情得到平稳过渡。

为严格监测好密切接触者,在前期缺少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周萍每天与乡村医生一起挨家挨户进行体温监测,宣传防疫知识;一边紧锣密鼓安排、部署,动员全村人齐心协力抗疫情。村民们无法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她就利用微信群登记大家采购需求,安排人员统一购买发放。贫困户患慢性病买不到药了,她亲自联系南昌的医生了解情况;卡点值班人手短缺了,她发动村里的党员主动参与值班值守,还组建了一支女子志愿者队伍。面对家庭,周萍总是有太多愧疚。“今年连年夜饭都没能和家人一起吃,但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都得上,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怎么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周萍说道。

村庄整洁美丽,村民安居乐业,逐步走上富裕道路。村民们都感叹多亏了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位真正为民服务的党支部书记。披星戴月,只为惠及百姓;夙兴夜寐,但求无愧于心。周萍用自身坚实的行动回应了乡亲们的信任和肯定,她还将继续带领乡亲们走向更富裕美好的新生活。(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金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