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修水县“放管服”改革按下“快进键”

2020年12月25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九江网 

近日,修水县车管所车辆外观检测中心完成搬迁前各项准备工作,即将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为车辆上牌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此项工作为全市首创,是修水县深化“放管服”的一项便民利民改革措施,极大方便办事群众。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呈现放权更加彻底、监管更加有效、服务更加便民等特色,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

放权更加彻底,“放”的效果进一步显现。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在减权上发力、在放权上出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11次动态调整县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截至目前,共承接国务院、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9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6项;动态调整权力事项134项,其中取消3项,变更41项,整合62项。持续开展政务公共服务证明事项清理,大力开展“减证便民”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取消各类证明材料238项,衔接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证明材料15项,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修改49件。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先照后证”,做到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不断提高市场准入效率。同时,全面落实“45证合一”,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以“减证”推动“简政”,大大缩减企业办证时间,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监管更加有效,“管”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持续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坚持把“双随机、一公开”作为日常监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完成检查任务69个,公开检查结果1433项,执法案件492件,抽查事项清单达978项,基本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随机抽查监管机制。二是重点监管日益规范。各有关部门在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进行监管时,均按照要求制定年初监管计划,并将检查情况录入“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同时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帮助市场主体实现安全、高质量运行。三是信用监管有效推进。贯彻落实《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关要求,进一步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目前,已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归集信息7474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9697条,行政处罚信息24条,抽查检查信息8137条。

服务更加便民,“服”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以“便民利企”为宗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审批办件效率提升30%以上。一是服务场所更加集中。截至目前,已有43个单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9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一门式”办理模式基本实现。其中,公积金大厅、司法局法律服务大厅于今年4月20日实现整体进驻。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在原有“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的基础上,对现有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优化、再梳理,“跑多次”变成“只跑一次”“跑一次”变成“一次不跑”。截至目前,共有100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174986个办件实现“零跑动”。二是服务方式更加便民。持续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今年初实现企业设立登记业务全程网办,简易注销“零跑腿”,网上办理率达100%。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115 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上线“赣服通”,处在全省前列,实现“手机开,说办就办”。同时,不断提升“赣服通”服务能力,将热点事项嵌入“赣服通”。疫情防控期间,开发“口罩预约登记平台”和“务工人员登记系统”,开辟企业“复工复产”专栏,为企业复工复产争取宝贵的时间,让群众居家就能把事办好。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不打烊”,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目前已集中公安、税务、自然资源、交管等4个部门业务,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三是服务效率更加高效,政务服务“一天办”不断推进,企业开办由原来的“5天办”“3天办”,到现在的“1天办”;政务服务“一窗办”持续推进,在原有5个“一窗”的基础上,新增设税务“一窗”,大大缩减群众办事时间;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办”,实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采取先办理后补材料的办法,让企业和群众在第一时间办好手续。(修水报讯 记者 朱修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