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大国家,人口空间组织始终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入+1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之后,人口都市圈化日益显现,成为全国人口空间组织的主体形态。都市圈人口空间组织成为我国都市圈高效、包容、可持续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理论和实践课题。首都圈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我国三大核心都市圈,其人口空间组织更是关系重大的课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教授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对首都圈人口空间压力疏解与格局优化进行了历时近5年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并于+0+0年5月出版了专著《首都圈人口空间战略:格局优化与环境压力纾解》(以下简称《战略》),《战略》对认识和改善我国都市圈人口空间组织以及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口空间组织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战略》弥补了我国都市圈人口空间组织研究的不足:从时空变化特征入手,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首先是首都圈人口空间组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和机制的实证分析。《战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和现状特征,以及+010年以来的最新变化,并对其形成的原因、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的检验。研究发现,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在原有不平衡格局基础上,人口空间集聚和人口极化现象依然处在不断加剧状态。从影响因素来看,当前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平地起高楼”,初始的人口基础和自然地理禀赋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是一系列集聚力和离散力“博弈”和“对抗”的结果,实证结果显示,就业机会、工资水平以及反映科教实力的高校数量是形成当前人口分布格局的主要集聚力,而房价、交通拥堵以及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首都圈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离散力,其中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关于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匹配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概念模型《战略》一是构建了资源环境的人口压力指标,测算了首都圈内不同区域人口对各个典型自然资源因子、环境因子的压力,揭示了资源环境人口压力的空间差异。二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匹配关系,发现:首都圈人口与经济空间匹配度相对较优但近年来趋于下降,人口与资源环境空间匹配度相对较差且呈进一步强化之势;大多数城市人口与水资源空间匹配更优而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协调度相对比较差;北京市和天津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性最为突出,南部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沧州市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较好,而北部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等协调性大多处于良好和一般的水平。三是运用IPAT方程,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一定资源环境约束下首都圈不同区域实现一定发展目标的适度人口以及适度人口承载压力的情况,为优化调整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决策依据。
最后是首都圈人口空间格局和资源环境压力疏解的系统动态仿真模拟=《战略》构建了首都圈全域联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给出不同的参数方案下,通过系统反复模拟,寻找人口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提出了缓解首都圈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的政策建议。
都市圈人口空间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有效的研究需要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多学科分析方法和模型《战略》根据不同部分的目的和要求,综合集成运用空间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成功地实现了首都圈人口空间压力疏解与格局优化的研究目标。这无疑有益于这一领域的后继研究。
《战略》作为一项新的研究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空间细分仅至地级市未及县域,使得空间计量分析部分略显粗糙;同时,定量分析多基于统计数据,第一手调查资料相对缺乏。但这并不否定《战略》对于都市圈人口空间组织研究进程的开拓创新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