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是长江溯流入赣第一县,素有“赣北大门”之称。近年来,彭泽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日前,九江报业融媒记者深入彭泽县浩山乡柳墅村、马当镇船形村和凯瑞生态创意园,探访脱贫攻坚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疫情当前保就业 车间开到“家门口”
宽敞明亮的车间,统一的制服、工帽……在浩山乡柳墅村村部一间办公室改造而来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村民对此非常焦急,扶贫干部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村民外出务工受阻;另一方面,企业复工也存在用人缺口。于是,我们想到了把企业请到家门口的点子。”浩山乡党委书记时龙云说,通过与江西甬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协调,今年3月,柳墅村村部里的生产车间正式投产,目前已经有30多名当地百姓在这里就业,其中贫困户4人。
彭泽县马当镇船形村投资350万元建设500亩江水螃蟹养殖基地,带动55户贫困户经营。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邝南先 摄)
村民孙胜君原本也为找工作发愁,车间的建立提供了就业平台,她放弃了原本外出务工的想法,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已在“家门口”干起了剪电子线圈线头的活。“车间投产的第一天我就来了,多劳多得。平时除了在这里上班,还可以照顾家里。”孙胜君说,按照她的效率,一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工资。
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为破解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彭泽县依托基层人社所、村级协管员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了解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台账,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充分发挥工业、农业园区、扶贫车间承接稳岗就业作用,鼓励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增设了公共卫生防疫公益性岗位185个,帮助2个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同时,认真收集一批本地园区企业岗位,通过网络、微信等信息化平台广泛宣传招聘信息,并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螃蟹铺就“富民路” 美丽乡村入画来
在马当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借问好蟹何处有?人人遥指船形村。走进马当镇船形村,一幅幅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的画面扑面而来——一栋栋黄墙黑瓦的住房让人眼前一亮,别具风貌,可以容纳上千人的休闲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尤显大气。
船形村与安徽省隔江相望,6个村民小组共479户,1652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55户192人,是“十三五”贫困村。考虑到有1600多亩土地濒临长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2017年12月,船形村开始大力发展江水螃蟹养殖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形式,结合高标农田建设,共建设面积500亩,开挖46个蟹池,建设一座40吨的冷藏库。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彭泽县洋船头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入股、优先分红、优先务工,带动5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在此务工的贫困户王玉德告诉记者,他每个月的收入约为2000元,“如果长期在这里做事,一年的收入可以有4万多元。”
没有品牌,好产品也难卖出好价钱。2019年,船形村建立了洋船头产业扶贫销售合作社,注册“洋船头江水蟹”品牌商标,量身设计高、中、低档螃蟹礼盒和礼品卡进行售卖。在江西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和九江市消费扶贫活动中,第一书记站台、吆喝,走进“直播间”卖螃蟹,“江水蟹”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船形村先后发展了以菊花、莲藕、光伏发电、扶贫车间和江水螃蟹等扶贫产业,带动全村5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现已脱贫52户180人。”船形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东霞说。
因势利导助增收 产业扶贫显成效
沿着宽敞的道路一路前行,记者一行走进彭泽县凯瑞生态创意园,放眼望去星罗棋布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映入眼帘,集中连片的水域面积,彰显着这里养殖业的无限生机。太泊湖附近水草丰美,良田万顷,被当地人称为“绿色聚宝盆”。彭泽县因势利导,建设高标准农田,引进龙头企业,推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龙头企业凯瑞公司采用的“稻虾(蟹)共作”模式,亩均纯收益可达6000∽10000元。通过示范引领,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2万亩,参与农户1.6万户,帮助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彭泽县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平台和实施产业扶贫的主战场,全县已建成百亩以上产业扶贫基地13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6%以上,带动贫困户4500余户,户均增收888.9元。
“目前彭泽县有10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80户16819人,脱贫监测户70户170人,边缘户116户347人,尚有未脱贫521户94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9%。”彭泽县副县长刘继华说,彭泽县通过产业扶贫合作社提升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度,因地制宜推动“五个一”组织模式,打造10个以上“一领办三参与”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联结带动,涌现了江水蟹、果冻橙、瓜蒌子、野生茶等一批有特色竞争力的扶贫产品,全县产业扶贫综合覆盖率实现95%以上,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手记▶▶▶
确定脱贫监测户70户170人,边缘户116户347人,脱贫1133户3125人,尚有未脱贫521户941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29%……一串串数字如沉甸甸的果实,见证了彭泽县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效。
扶贫战线上不仅有日夜鏖战的扶贫人员,还有不甘现状努力求变的贫困户。“政府编筐送蛋,能人孵化带贫”,彭泽县探索出了一条低风险、高保障、多收益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在采访中,记者一行见到了不少通过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在“家门口”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扶贫干部通过能人带领,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方式,“唤醒”了他们脱贫的志气和底气,实现从“熬日子”到“奔日子”的转变。
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扶贫行动,让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分享发展红利。在彭泽这片热土上,一幅幅奔向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李超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