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责任担当 柴桑区万众一心共同战“疫”

2020年1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报业融媒

2020年初,一场特殊的考试不期而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柴桑区沉着“应考”,早研究、早部署、早动员,积极主动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一线医护人员、基层防控人员共同拼搏,共同奋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积极“应战” 沉着“应考”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月21日,柴桑区率先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1月23日,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5日起,在交通要道设置体温检测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做好外来人员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口罩发放及健康状况跟踪观察;对湖北返乡人员摸排登记;积极筹集资金确保物资保障;对聚集性活动进行管控……面对复杂形势,柴桑区快速反应、果断出手,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阻断第一波传染源,在这场疫情管控与疫情传播的斗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应对时机。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柴桑区落实“两手抓,两促进”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关事项,围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和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制定了开工复工包保责任制等5项制度,进一步稳定就业、保障生产,促进经济良好运行。2月22日,柴桑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网上签约”活动,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7亿元。与此同时,高铁新区建设、一河两岸改造等省市重点项目有序开工,各项目抢抓工期,安全施工。

为应对新形势,该区还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围绕项目固投、物流、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对7个在谈项目、4个签约项目和12个在建项目,明确目标加紧督查调度,每个项目成立一支项目推进工作组,加快推动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认真了解园区企业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目前,外资企业复工率100%,内资企业复工率100%,外贸企业复工率97.6%,商贸流通企业复工率77.9%。

党员冲锋 党旗猎猎

住户订单,党员采购。在柴桑区,每个社区都有这样的小区住户群,由一名社区党员收集订单,分派给三名党员志愿者采购,送货上门,做到“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

疫情发生以来,该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三包、三劝、三表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深入医院、车站等地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由区四家班子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的“三包”制度,劝少出门、劝戴口罩、建立劝返点等,涌现出不少感人故事,有临终要求党员儿子丧事从简的老党员熊国锋;有舍小家,主动取消婚礼的乡镇干部吴俊……一大批优秀党员在防控火线上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疫情阻击战中高高飘扬。

以社区为“战区”。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沉到基层,加强防控,所有党员由社区党委将帮建单位党员和辖区居住党员编入相应网格党组织,通过在防疫一线挂党旗、设示范岗等形式,有效激发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区113个区直及驻区部门单位参与社区防控,在一线卡口设立党员示范岗130个,成立党员服务队65个,党员参与帮建社区防控5.68万人次,参与居住社区防控6000余人。

白衣作袍 英雄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与病魔的较量中,柴桑区的白衣战士精锐出动、冲锋陷阵。他们中间有最美的逆行者,不畏艰难险阻的援鄂战士邹丹和廖娅婷;也有坚守岗位24小时在医院里待命,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就诊和排查的一线医生,是他们,争分夺秒,展开一次又一次生命争夺战。

疫情发生后,柴桑区第一时间组建由28名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组,严格落实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措施,做好预检分诊、医学观察等各项工作,所有一线医务人员24小时在医院待命,确保患者来了以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和排查,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各体温筛查点,协助全区社区、村开展重点对象的居家医学观察。同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专项培训和医护物资储备,目前,已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采购医用外科口罩20余万只、消毒液9.18吨。

防疫保供 众志成城

物资稳则民心稳。柴桑区积极做好商贸市场保供应和防疫物资保障,每日监测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及时研判市场供应趋势;指导联盛、万客汇等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积极组织货源,加大产品调运力度,充实库存储备。积极筹集医用口罩、消毒药水等医疗防护物资,为防疫一线提供物资后勤保障。累计发放一次性口罩494940只、KN95口罩1480只、医用外科口罩4000只、医用防护服576套、一次性手套34300副、消毒酒精2568瓶、消毒液4766公斤、测温枪2914支。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抗疫一线,许许多多的夫妻档、父子兵上阵,他们就是这万千“战士”中的普通人,面对疫情,许多志愿者主动请缨,身穿红马甲,留下24小时守护城市的身影;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带着“土味”的大喇叭响彻农村大地;还有一声令下,全警归队,走街串巷,不间断开展巡逻的“多功能”警察;为有序复工复产,雄基钢构等企业员工第一时间复工,争分夺秒抓生产……太多太多的普通人积极投身到这场战疫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汇聚起来的磅礴力量。

“家乡有难,肯定要贡献自己一份力。”不久前,2万只口罩由澳洲运回,这是在外游子但汉虎的一片心意。截至3月9日,柴桑区红十字会共接收捐款309.15109万元,已支出174.295588万元。累计接收防疫物资价值393.8191万元,已支出物资价值357.319万元。(特约记者 张金玲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金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