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这面党员突击队旗,交给你了。”7月11日8时30分,市纪委监委10名突击队员出发前往彭泽县棉船镇,紧急奔赴抗洪抢险一线。
多年来,市纪委监委机关一直在棉船挂点防汛。本次登岛后,突击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党旗和队旗树立在渡轮码头的高处,迎风飘扬的党旗和队旗彰显着突击队员们保岸守坝、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也坚定了岛上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信心。
干群携手驱洪魔
“堤坝巡查怎么干?”“46553是什么?”到棉船镇的第一天,突击队员们来不及适应,立刻走上防汛一线,主动挑起最重、最累、最难的工作,负责零点到六点时段的巡堤查险任务。
“快看,巡查发现一处泡泉。”当天凌晨3时,突击队微信群里热闹起来。3名参加过2017年防汛工作的老队员主动介绍经验,带着大家迅速掌握了巡堤查险有关工作要求。短短两天时间,突击队员们就用双脚丈量了整个棉船镇31公里长的防汛堤坝,不少队员脚上都磨出了血泡。
汛情千变万化,工作重点和方法策略就要因时调整,特别是面对转移安置群众、抢险等一系列急难任务,构建高效的指挥运转体系成为重中之重。市纪委监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突击队员分派到防汛联合指挥部下设的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督查督办、避险转移、应急抢险、物资调运等小组,既监督又参与,带领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监督推动地方防汛指挥部各项决定部署落实到位。
用心用情保民安
7月12日18时,棉船镇水位达到21.17米,超警戒2.97米,居历史第二,转移安置群众刻不容缓。
“江奶奶,今年汛情凶猛,形势严峻,您必须赶紧转移了!”“我家有一堆麦子还在晒场上,不能走啊!”江心村5组的贫困户江翠花独自一人在家焦急万分。突击队员钟栋二话不说,与其他3名同志一起赶到江翠花家中,迅速将2000余斤麦子转移到安全地方。
在转移群众攻坚阶段,有少数群众对转移政策和安置条件心有顾虑,迟疑着不想离开。突击队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细致耐心地释疑解惑,直到大家纷纷打消顾虑安全转移。
7月14日上午,安置点迎来第一批转移群众,当天中午他们就吃上了三荤三素一汤的热饭菜,让转移安置的群众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吃得好、住得好,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这里的干部。”一位老奶奶高兴地说道。
在3天时间里,当地共转移群众4000余名,其中集中安置群众292人。
危难之处显身手
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突击队员的身影。白天,他们坚守在防汛救灾一线;深夜,他们坚持开展巡堤查险专项督查。每天平均休息时间不到4小时,每日召开的临时党支部会议也随机设在了堤坝上、寝室里、饭桌上。
“这几天我们既沉下去带头干,又抽出来持续督查,紧盯防汛救灾各环节薄弱点,提出不少监督建议,压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有力促进了各项要求落实落地,也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表扬,我们要再接再厉。”在支部会议上,突击队员徐学风说道。
“解放军来抗洪抢险,我们一定要用心用情全力做好保障工作。”这是临时党支部生活委员李丛得知1600名官兵星夜支援棉船镇后的第一想法。通过一昼夜的努力,李丛与所在后勤保障组圆满完成了所有官兵的安置工作,获得一致好评。
“沿线居民房屋前普遍存在水泥墩和石头占道等情况,会影响防汛道路畅通。”7月14日晚,市纪委监委党员突击队编发的工作提示摆在了棉船镇防汛指挥部成员们的案头上,其中点出了两天来队员们融入式监督发现的四大类13项问题,每一项都点到人和事,不留情面。收到提示后,指挥部立即研究布置,细化任务分工台账。自7月11日进驻棉船镇以来,突击队员们在临时党支部群指出巡堤排查、清障不力等20余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30余条,绝大部分已整改到位。(许久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商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