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筑巢引凤促发展 标准厂房建设还需快马加鞭

2020年1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报业融媒 

标准厂房建设是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投资环境的有效手段,政府或平台公司投资先建好标准厂房,让企业“轻装上阵”,既有利于减轻企业的非生产性投入,缩短项目投产周期,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统一规划、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的目标。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推行轻资产重资本招商,让企业“拎包入驻”。

2015年以来,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通过1.5亿元专项资金的奖补,全市共建成标准厂房600万平方米,拉动投资50亿元以上,为全市600余户企业提供入驻空间,解决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当前,这种轻资产招商模式正在发达地区广泛运用,招引的项目入驻标准厂房,一方面企业可以保持“轻资产运营”,项目快速上马;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又能集中规划,产业链集中配套,土地连片开发,实现入驻企业和地方政府双赢的局面。

为全力助推工业发展,更好“筑巢引凤”,近年来,瑞昌市按照“2+2”产业发展战略指引,高标准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截至2019年底,当地已投资近20亿元,建成117万平方米,满足了以电子电器类为主的企业现阶段入驻需求,目前已入驻企业达到50余家。今年以来,瑞昌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早在3月,就启动了标准厂房建设复工复产工作。今年,瑞昌市计划新建标准厂房39.2万平方米,确保2∽3年内建成200万平方米,为当地招商引资工作安上“加速器”。

共青城市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全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截至2019年累计建成标准厂房项目13个,共127万平方米,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筑牢了坚实基础。目前,共青城市通过筑好标准厂房的“巢”,大力实施“满园扩园”和“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招引了军普科技、海云智能智造等一批“5020”大项目好项目,标准厂房进驻企业90余家,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初施工单位进场,计划4月桩基施工完成,5月启动主体施工……预计8月全面实现项目竣工。这是记者在经开区富和集团看到综合保税区标准厂房项目“挂图作战”的场景。目前,九江经开区建设标准厂房总量达到80.69万平方米,其中,已出租使用面积38.8万平方米,空置可使用面积41.89万平方米。2019年,先后有投资50亿元的智科、投资40亿元的福川云轨以及华盛电子、中玻光学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并实现投产。今年,九江经开区将结合招商项目使用需要,量身打造标准厂房,满足入驻企业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厂房实行动态监管,对闲置、低效厂房及时进行清退,为新招引项目腾出空间,提升厂房使用效率。

从“引凤筑巢”到“筑巢引凤”,“拎包入住式”招商正在成为我市各地招商引资新常态。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全面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是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扩投资稳经济的好办法,是对冲疫情冲击,保实体经济、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务实举措,是轻资产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的关键一招。市工信局将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进度,并同步谋划好标准厂房的招商及今后运营工作,千方百计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确保标准厂房建设成为我市园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标准厂房建设是新形势下工业发展大势所趋,有章可循、有标可参,各县(市、区)要当做势在必行的事业来做。对建设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用地不集约、招引不同步等问题,各地要认真梳理分析,拿出管用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同时,标准厂房建设要与产业发展规划、企业要求、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相契合,在规划建设布局上要集约集聚,定位上要特色突出,功能上要配套完善,效益上要精打细算,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产业实际,制定新措施、探索新路径,才能真正实现“筑巢引凤”。(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沈明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