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永修组团,牢牢抓住赣江新区发展机遇,坚定五大定位、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全年GDP、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150亿、550亿、100亿元大关,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考评先进县等多项殊荣。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悄然巨变的同时,永修组团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通过实施一项项惠民工程,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档次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不断加码,绘出政通人和的壮美画卷。
办实事惠民生获点赞
永修组团把脱贫攻坚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打好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基础建设等组合拳,去年投入1.1亿元,推进产业、就业、健康等十大扶贫工程,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帮896户、2704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全年实施棚户区改造2897户、33万平米,是永修历史上改造最多的一年,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新建农村公路215公里,改造农村危桥8座,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启动城区第二水厂建设,加快实施江上乡大屋水厂、滩溪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让农民喝上清洁放心水。同时,组团财政部门还安排3800余万元,为2387名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为2.17万人发放低保金7678万元,为643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276万元,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据了解,2017年该组团民生支出达17.65亿元,其中组团本级财力支出8.74亿元,是投入最多的一年;今年将扎实落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脱贫奔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通过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完成棚改2370户、开工建设保障房2000套,全面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听民声解民忧赢民心
听说政府将在湖东建新小分校,那时小孩上学就不用跑那么远了。前年在永修组团湖东区买了房的梅棠镇中心村农民杜湘君,因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孩子一直在新城小学读书,上学往返近6公里,有诸多不便,因此,他盼着湖东区能建几所小学,好方便小孩求学。群众有所呼,政府必有应。永修组团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贯穿于执政的全过程,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赢得民心。
此外,永修组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入1.2亿元,实施县一中、二中扩容等校建工程6项,新招录教师269名,为该组团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今年,永修组团加快启动新城小学湖东分校、永修一中湖东分校、新城幼儿园湖东分校等校建工程,将有效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永修组团全面启动永修大桥、县文体艺术中心、白莲湖景观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江西金蓝领职业教育培训园启动征迁,湖东医院、五洲城等项目加快推进,白莲广场亮化美化、建昌大道示范街、新城大道改造等顺利竣工,新职教中心、新殡仪馆完成搬迁,南昌公交全面进入永修,稳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优环境护生态顺民意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此,永修组团积极实施碧水、蓝天、净土等项工程,精心呵护全县的生态环境,为群众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
永修组团强化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消灭V类水专项整治,实施星火污水处理厂一级B提标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等工程29项,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60座小(2)型以上水库退养,245户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除搬迁,还对20家企业进行清洁化生产改造,用心守护好一湖清水。
同时,为继续保护好生态环境,今年永修组团加快启动星火园区一企一管二期工程,落实县、乡水源地保护,完成杨柳津河疏浚工程,坚决打赢消灭V类水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治理乡村环境污染,通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调查与整治、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等举措,让乡村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目前,永修组团已累计投入3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
(通讯员:郑文斌、李攀攀、胡传丰、邵阳 责编:何珍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