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时节,永修鄱阳湖畔,一个个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工业攻坚正酣。今年以来,永修组团乘着赣江新区建设的东风,开拓创新,加压奋进,坚持五大定位,以重大项目谋发展、促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组团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永修新签约项目116个,合同总资金达400多亿元,其中有机硅新材料、高端装备、新型电子和孵化器3+1产业项目达到70个,占比60% 。今年新引进主板上市企业在永修投资的项目有8个,引进项目数量和质量均达历史最好水平。通过建立重大项目库,200多个项目涵盖八大领域,其中列入省级层面调度的13个。
选准定位引项目
今年以来,永修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出台了《永修关于降成本优环境深入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的若干意见》,围绕用地、财税、金融、人才、创新等方面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45条,按照延链、壮链、补链的思路,强化产业链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好星火、云山、城南、马口、恒丰五大工业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永修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秉持尊商、亲商、重商的理念,千方百计、优质高效地服务好现有企业,发挥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磁场效应。
今年前六个月,外出招商达到198批次,上半年新签约项目83个,合同资金312.9亿元,无论是数量还是签约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举办了2017年上半年3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额92.48亿元,涉及工业、湖东新区开发、农业、城市建设、园区工程等五大类。同时,围绕3+1产业发展方向,策应赣江新区政策效应,一大批国内外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和高校纷纷与永修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尤其是与中车城市交通公司成功签订框架协议,引进投资4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及装备生产制造项目,成为永修招大引强、招强引优的历史性突破;与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公司开展政企合作招商,引进了广东以恒、深圳美宝等12家有机硅下游产品项目,推动3+1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做强平台建项目
花香蝶自来,巢暖百凤栖。永修不断夯实园区承载平台,在巩固现有一区三园的基础上,启动对接临空组团的马口产业园建设,规划对接共青组团的恒丰工业新区,推进土地平整、路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承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5000亩,重点打造占地2000亩的马口环保产业园,正在推进700余亩土地三通一平及艾恒公路改造等工程。通过加强对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对僵尸企业进行腾笼换鸟,为新项目腾出空间、让出土地,充分释放了永修良好的资源、政策、环境等优势,吸引了3亿元江恩无痕针织设备及成衣项目、绿色金融大厦、25.5亿元江西(赣江新区)环保产业园项目纷纷落户永修,为打造赣江新区产业新城增添了强劲动能。
此外,为加快科技创新及产业平台建设,永修联合省内34家有机硅企业和科研机构,组建了江西省有机硅产业联盟,有机硅产业孵化基地已启动建设。赣江新区思科产学研创新孵化中心项目成功签约,南昌大学—清华大学材料联合研究院永修分院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浙大创新院、星火有机硅公司正在筹建有机硅创新中心。正式发起永修工业创业投资基金,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管委会,致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样板。
优化服务推项目
优化服务环境,强化保障措施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永修新工业发展的关键。为此,永修及时成立企业带办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帮扶服务,确立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对重点企业实行领导一对一帮扶制度,建立督察长制度,促进项目落地生根。出台了《双创永修三年行动计划》《关于鼓励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措施》等举措,对落户企业在固投、税收贡献、技改升级、企业创新、上市挂牌等方面进行奖励,社会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重商诚信的环境日趋完善。
同时,为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还将成立行政审批局,把散布在组团各职能部门的22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转入行政审批局,集中办公统一履职,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把企业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据统计,自永修企业带办中心成立以来,已解决项目行政审批问题600余次,协调解决审批外大小问题1000次以上,帮22个项目顺利开工,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加速了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进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