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修组团推进招商引资促工业发展纪实

2020年12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赣江发布 2020/5/13

项目是生命线,也是竞争力。近年来,赣江新区永修组团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头号引擎”,将招引、建设、服务项目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投资落户,成为永修组团经济转型突破的“助推器”,带动工业经济大发展。

招优引强 加快产业集聚

22亿元正邦作物全自动化植保制剂、20亿元晶安高科新材料、10亿元新达有机硅等重大项目集中落户……日前,总投资53.7亿元的9个项目,通过“屏对屏”签约踏“云”而来,落户永修组团。而这正是永修组团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争资争项工作的生动实践。

工业兴则百业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的永修组团,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明确了招商引资产业清单、企业清单、区域清单“三个清单”,依托“三请三回”平台、龙头企业平台、外埠商会平台“三大平台”,发扬“厚着脸皮、说破嘴皮、磨破脚皮”的“三皮”精神,重点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大力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先后吸引中车、新松机器人、碧水源、立邦新材料等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纷纷落户,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助推永修组团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今年永修组团新签约项目15个,合同总金额79.92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7个,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

园区升级 夯实平台基础

园区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是创业创新开辟新空间、营造好环境的有效平台,更是提振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永修组团不断强化平台建设和园区优化的主攻基础,加快云山经开区综合服务体制改革,推动园区向创新型、生态型、专业型、服务型、贡献型方向发展。

2019年,云山经开区成功完成调区扩区,总体规划面积由228.68公顷扩大至979.74公顷,被评为省级绿色园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获得全省经开区发展专项奖。

依托云山经济开发区,永修组团倾力打造“一区五园”项目承载平台,采取EPC模式,加快建设马口产业园,确保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成效,年底巡回看变化有亮点、有看点。

此外,城南工业园建设20万平米标准厂房,园区景区化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实施了绿化提升、铁皮建筑改造等工程;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星火工业园“一企一管”工程,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园区低效企业、僵尸企业“腾笼换凤”,特别是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定位、产能落后、证照不全、管理混乱的“小、散、乱、污”企业进行清退整顿。目前,已经或正在清退企业10家,“腾笼换鸟”5家,盘活用地1000余亩,园区平台更加夯实。

与此同时,永修组团还创新资本运作,优化整合城投、工投、农旅投、金投、教投5家平台公司,成立永修投资集团,设立了工业投资、产业引导、企业倒贷三大基金,积极引进信保、信托、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推广PPP模式,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面发力 打造最佳环境

为吸引金凤“恋”巢,永修组团精心“扮靓”自我,“软硬兼施”,在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服务上铆足了劲头,下足了功夫,使这方投资沃土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更有磁力。

荣获“全省第三届十佳营商环境县”荣誉称号的永修组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高效运行行政审批局,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后补”等创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电子证照库,实现“材料只提交一次”,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便民利企的做法赢得群众和客商点赞。

目前,永修组团已梳理公布“一次不跑”事项226项,“只跑一次”事项511项,实现一般工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由87天缩减至25天、政府投资类项目由123天缩减至39天。

面对今年疫情的特殊环境,永修组团积极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增强银企合作交流,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按下了企业复工复产“快进键”。开展“线上线下”关爱服务工作,线上主动与客商加强沟通,关心、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和受影响情况,让客商感受到永修组团的关怀与温暖。同时还通过深入现场,了解企业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做好协调项目落地工作,鼓励客商坚定投资信心。

据悉,永修组团10家银行金融机构已经与277家企业进行了沟通联系,向企业对接意向授信金额达7.43亿元,累计授信4.9亿元,发放贷款3.37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此外,永修组团还派出200余名“包保员”,“线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从保障防疫、扩大投资、稳岗就业等方面,帮助复工复产企业排忧解难,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