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修组团建万家“大厦”暖民心

2020年12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赣江发布 2019/12/24

“快了,快了,春节前就能搬进新房了。”近日,谈起永修组团涂埠镇江波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时,68岁的居民张家祥格外地高兴。

张家祥家住永修组团涂埠镇江波片区,他原是涂埠镇湖东社区江西平板玻璃厂职工,该厂曾是一家省属企业,当年厂里效益好时,周边设施良好,环境干净整洁,旁人无不称羡。2009年企业改制后,此地逐渐没落,低矮破旧的民房乱糟糟地分布着,道路早已被车辆轧坏,变得坑洼不平,雨后则成了一个个“小水塘”,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赣江新区永修组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操心、最烦心的事,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建好万家“大厦”,既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又提升了城市品质与整体形象,让众多像张家祥一样的群众住进了“暖心房”。

城市发展是渐进式的,再鲜亮的城市也有与其整体发展不相匹配的角落。为让这个角落实现城市美丽“蝶变”,自2017年棚改工作实施以来,新区永修组团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机制,科学制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明确了专题例会、定期调度、重大问题现场办公、日常工作保持联络等制度,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全力解决棚改中的各类难题,确保棚改有序开展。

棚改也是考验干群关系的试金石。“摸滚打爬了几十年,啥事都见过”。个别棚改户对工作人员采取冷淡不合作态度,你讲你的政策,我说我的想法,你的政策我可以不懂,我的想法你必须想办法满足。

“有些住户诉求太高,不符合棚改政策,我们就一遍一遍登门讲政策,有的去过不下20次。”永修组团棚改办工作人员周志鹏说。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工作人员深入棚户基层,一次次登门不厌其烦讲政策,一次次入户实事求是做调查,担当起“政策宣传员、民意征集员、矛盾化解员”,用真心、真情赢得棚改户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把能想到的都替我们想到了,新房有3个户型可供棚改户选择,家里人多、有钱的可选个大点的,家里人少、钱少的可个选小点的。在楼层选择上,一楼优先考虑老弱病残群体,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通过摇号住二楼。”张家祥风趣地说。

为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新区永修组团从40多个部门抽调200多人组成棚改队伍,发扬狠拼苦干精神,对各棚户区改造片区范围内的住户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确定户主身份信息、房屋坐落位置、房屋面积等详细情况,建立住户台帐,为做好拆迁、安置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阳光、公开、透明”是保证“民心工程”成为“阳光工程”的首要条件。在棚改过程中,永修组团帮每户棚改户算“长远账”“ 明白账”,让群众充分了解棚改政策带来的好处,严格规范协议签订,在房屋腾空、交付钥匙后,由责任单位上门核实后申请拨付补偿款,拨付补偿款严格实行三级审核,确保全程阳光,规范操作。

据统计,新区永修组团2019年棚改任务1991户,目前已签约1179户、拆除364户、补偿发放资金3亿5138万元;2017年实施棚户区改造2666户、33万平方米,2018年实施2370户、30万平方米,真正把群众的“忧心房”变为“舒心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