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放飞!”近日,作为首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举办地之一的永修组团吴城镇宾客云集,海内外嘉宾齐聚这座千年古镇,一同放飞了15个种类,共200余只被救护的候鸟,让它们重归鄱阳湖,重返候鸟大家庭,安全温暖地越冬。来自美国、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嘉宾等共200多人参加放飞活动。
活动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宣读了关于授予永修组团吴城镇“中国候鸟小镇”的决定,并为吴城镇授牌,至此,吴城镇将以全国首个国际候鸟小镇的身份迎接八方来客。
当日上午11时许,来自北京、天津、湖北、广东、黑龙江、江西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吴城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核心区大湖池,共同放飞了200余只候鸟。据了解,此次放飞的候鸟包括鸿雁、豆雁、东方白鹳、小天鹅、黑水鸡等,主要来自各地救护或执法罚没的野生鸟类,经过救治、饲养已达到放归野外标准。候鸟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保证受救助候鸟能够跟上已经飞抵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大部队,各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将它们直接送到鄱阳湖放飞。
“刚才我们一起放飞了这些候鸟,我感到很开心,现在它们不仅自由了,而且也安全了。”放飞活动中,俄罗斯爱鸟人士安东洛夫高兴地说。来自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伙伴关系组织总经理达华金则表示,加入这样一个保护候鸟的集体,是因为这对鄱阳湖来说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对保护鄱阳湖的投入非常大,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重要的水鸟越冬地。鄱阳湖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有鸟类383种。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初是鄱阳湖越冬候鸟的迁徙高峰,近年来越冬候鸟数量最高峰达60万只至70万只。
放飞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来到大湖池、常湖池和朱市湖观鸟。为了方便海内外嘉宾一览鄱湖候鸟千姿,永修对这些观鸟点进行了仿生学设计,精心打造了“鸟巢”“鸟蛋”等,还配备了专业化观鸟设备,外部有相对隐蔽的观鸟栈道,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确保设计、造型、体量和颜色等与鄱阳湖优美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在鄱阳湖保护区核心区大湖池观鸟点,嘉宾们通过高倍望远镜,清晰观看到湖中成群结队的白枕鹤、白头鹤和鸿雁等珍稀候鸟,这些美丽的精灵时而追逐起飞,时而淡定“散步”,时而静静“远眺”,令人赞叹不已。
人鸟相约、亲近自然,嘉宾们或漫步观鸟栈道、或拾级而上,从不同角度,尽情欣赏鄱阳湖候鸟齐飞、渔歌唱晚的绝美风景,好一幅候鸟天堂的美丽画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