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之年,更是克难攻坚之年、决胜之年。赣江新区金桥乡整合资源,因势利导,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现已建成“爱心超市”9家,在调动起贫困群众向上向善、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小小的爱心超市正在以它独有的特色,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力量,在助力全乡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传递着正能量。
完善体制机制,护航爱心超市
有“爱心超市”的村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全民共建好乡村”的模式,先后制定了《“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细则》、《“爱心超市”积分评定细则》等相关细则。并且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的积分评定小组,针对贫困群众的劳动能力分类并建立台账,颁发积分存折,并结合本村实际于每月底根据贫困户现实表现,对照爱心积分标准进行评定。积分评定小组对贫困户积分情况及时审核认定统计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配备了超市管理员,负责商品的管理和发放,及时调配上架商品,对商品出入库情况进行登记。
提振内生动力,凝聚脱贫能量
扶贫工作的重点是要“志”“智”双扶,扶贫工作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化解难中之难。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动员贫困户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发展生产、参加公益活动,更有助于让贫困户从思想上拔掉穷根,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爱心超市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工作有了抓手,真正做到了小超市汇聚大能量、小积分撬动大志向。同时也让社会各界的爱心善举实现了真正价值,改变了以往简单的送米送油,“我捐你受、送非我要”的方式,爱心超市可以让群众根据生活所用,按需领取。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动员全民参与,培育脱贫典型
爱心超市所有商品全部免费兑换,贫困群众不花一分钱,通过积分兑换所需商品。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着力营造贫困群众谋发展、想脱贫、明事理、讲美德,树典范、建家园的良好氛围。随着爱心超市的不断运行,各村积极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脱贫带头人、致富能手、最美贫困户等等的先进典型纷纷涌现,通过让典型讲自身故事,让群众有了荣誉感,让多年平静的村庄活跃起来,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邻里之间更加友善,家庭更加和睦。群众干劲十足,群众想要的不再是能获得多少积分,而是向上向善的精神。
助推乡村文明,创建和谐新风
各村根据爱心超市评分细则,重点对贫困群众参与扶贫产业、遵纪守法、人居环境、政策知晓、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配合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通过积分定期在爱心超市兑换等值物资。从而激励调动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家园、和谐家庭、公益事业建设等活动,使爱心超市成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阵地。如大观村采取“党员+贫困户”的方式,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有关要求,每年度按评分标准对大观村全体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行量化评分,并转化为爱心超市积分,党员可将积分捐赠给贫困户。从而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使每一个农户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强化社会监督,助推脱贫攻坚
爱心超市的物资主要来源于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捐赠,社会各界力量汇集,纷纷伸出援手,不断丰富爱心超市货品种类。各村积分评定小组根据积分评定细则,积极组织积分考核、积分统计、填写积分卡、记录积分台帐及超市物品兑换、发放领取等监督管理工作。爱心超市自建立以来,形成了各方参与、社会协同、百姓受益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依托爱心超市这一平台,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和社会爱心机构踊跃参与,形成了社会扶贫大格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