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小桥流水,村后绿树缠绕。
傍晚,在永修组团云山集团惠民新区。新区中央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群中老年妇女手拿红扇子,伴着音乐跳起了广场健身舞。
文化广场 山村美丽风景
“以前晚上闲着看电视,现在跟着姐妹们一起跳舞,不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感觉整个人也变年轻了,更自信了。”广场上,50多岁的村民贾红莲跳罢一曲后,擦拭着脸上的汗珠高兴地说。
贾红莲告诉笔者,以前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村民聚在一起打牌赌博,现在不同了,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家门,跳舞、健身,还定期举行体育活动。现在,村里风气好多了,打架赌博的少了,邻里关系和睦了。
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近年来,云山集团在39个村(农场)建起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休闲广场,为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云山集团文化休闲广场总会按时响起优美的音乐,五彩灯下,男女老少尽情地跳舞,孩子们则在广场的儿童乐园区内穿梭嬉戏,文明和谐气息四射,成为云山乡村又一道靓丽风景。
农家书屋 书香绕山村
走进云山集团综合文化站,看到内设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多功能活动厅,并配有电脑、音响、广播等设备。步入二楼阅览室,只见窗明几净,书架上归类摆放着书籍和杂志,有不少群众在翻阅图书,有的还边看边做笔记,文化管理员彭红忙着登记拿书。
云山集团综合文化站建于2009年,占地520多平方米,服务周田集镇2全公司16个村(农场)上万人,当地群众来这里能免费上网、读书、接受技能培训。
二楼电子阅览室里,10台电脑旁都有忙碌的身影。“我是个五保户,农场和帮扶干部帮我发展家庭产业致富,我听说想养兔子能赚钱,我想在家里养兔子,可我没技术,就到这里来上网学习。”罗殿农场贫困户刘振荣,聚精会神地对着电脑,查阅养兔知识。
云山集团周田村农民孙忠良是当地柑桔种植大户。自从集团建起了文化站,他常来这里学习柑桔栽植的电子课程,还参加文化站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了解市场信息,去年他家的柑桔一年挣了好几万元。
目前,云山集团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服务中心已成为云山人气最旺的场所,在这里,村民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共享网络服务。
“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科技致富的好帮手,也是农村孩子的假期“乐园”。在李桥村农家书屋,4排书架2000多册各类书籍摆放整齐,10多名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图书。
“自从村里建了农家书屋,村民可以随时来看书,一些农技方面的书非常实用。儿童文学、科普读物,深受村里孩子的喜爱。寒暑假里,孩子们便把农家书屋当成每天必到的学习和娱乐场所。”书屋管理员吴海燕说。
“草根戏班”颇受村民欢迎
夜幕下,云居山脚下的大源村文化休闲广场灯火辉煌,锣鼓声阵阵。10月25日晚,又逢云山集团大源村丫丫戏团演出。简陋的舞台、简单的道具和土味十足的唱腔,引来台下如雷的掌声,唱到情深处,台下村民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大源村丫丫戏团是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一个“草根戏班”,年龄最小的30多岁,最大的年有60多岁。
大源村在组织丫丫团初期,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由村“两委”选派一些喜爱丫丫戏的村民到虬津镇、滩溪镇、吴城镇、涂埠镇等永修组团各地丫丫戏团学习“深造”。回来后,这些村民又对着光盘,一招一式比着练、一腔一调对着唱。平常,他们经常在村子演出,受到村民的欢迎。
2015年,大源丫丫戏团第一次参加永修组团丫丫戏汇演,就获得三等奖。此后,大源丫丫戏团经常到集团总部休闲广场、身边的一些村庄表演,有时,周边一些乡镇也请他们去演出。
据了解,云山集团现有10支丫丫戏团、5支黄梅戏团和30多个广场舞队,每逢年过节,这些“草根戏班”和广场舞蹈队走村串户演唱,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时,村民家红白喜事,也会请“草根戏班”唱几天。
如今,云山“草根戏班”已成了当地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来源:新区永修组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