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对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肯定,并强调“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跨区域合作,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支持顶山一汊河、浦口一南谯、江宁一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顶山一汊河”“浦口一南谯”“江宁一博望”位于江苏与安徽省际毗邻区域。2019年以来,皖苏两省已达成“毗邻共识”,通过共建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下好一体化发展“先手棋”,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省际毗邻区域率先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表明,地方政府通过省际毗邻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对区域发展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一是能够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流动和配置,获得更高的利用率;二是能够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发展;三是能够推动区域间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协调发展;四是能够破除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尤其是在当前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区域内“小循环”更显重要。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是解决毗邻区域空间管控与规划、毗邻区域利益(金融、土地、财税等)分配、毗邻区域自治组织体系及对话与协商、毗邻区域共建共享与社会治理等课题的重要手段。在省际边界接壤地带共建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用高效的制度供给和更加积极有效的双向开放激发区域分工合作潜能,实现省际毗邻区域从物理空间相邻的毗邻1.0版,向发展要素合作的毗邻2.0版转变,提高毗邻区域政策协同效率和经济集聚度,最终形成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省际毗邻区域跨界合作的三个“样本”
滁州和马鞍山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2019年,南京市分别与马鞍山市、滁州市签署《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京江宁区与马鞍山博望区签署《江宁一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南京江北新区与滁州来安县,南京浦口区与滁州南谯区分别签署了《顶山一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浦口一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这样,皖苏省际毗邻区域就形成了三个跨界合作的“样本”。
顶山一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战略定位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按“一心两片”的空间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即以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为“一心”,江北新区盘城、葛塘和汊河毗邻区域为“两片”,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13平方公里。从四个方面推动:一是产业协作一体化,共同打造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规划政策一体化;三是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网络;四是生态环保一体化,开展滁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保育生态空间。
浦口一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战略定位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与苏皖跨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17.75平方公里。从四个方面推动: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零距离”交通圈;二是生态环保一体化;三是产业协作一体化,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产业等;四是社会治理一体化,健全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
江宁一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战略定位为长三角省级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和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启动区约8平方公里。从四个方面推动:一是生态保护一体化,签订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二是社会治理一体化,探索一体化刑侦警务协作等;三是基础互联一体化,打通断头路;四是产业协同一体化,共同编制产业规划。
构建毗邻区域率先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在现有的“毗邻共识”及毗邻区域政府间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推动、社会参与的加快推进省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建立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机制。加强对国家战略、省市战略在跨界区域落地重点与方向的研究分析,推动顶层设计落实。系统分析跨界合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研究政策设计、项目安排、利益分享、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构建精简高效的合作模式。
建立更加有效的工作对接机制。在毗邻跨行政区域,推进镇与镇、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协会与协会等之间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形成更加高效的推进整体融合、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对接机制。
建立高水平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采取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向区域内消费者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建立一体化的医疗合作关系和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实现医疗和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区域医疗和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建立高效率跨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联网联勤联动联办的处置机制,完善跨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使跨界区域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