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大华: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根本途径和长远谋划

2021年0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 贵州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省来说,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既是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是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根本途径和长远谋划。

立足产业兴旺,打造乡村振兴“主引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贵州农业发展定位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重点是要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按照建立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要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一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全省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构建黔中、黔北、黔东北、黔西北一黔西、黔东南一黔南、黔西南“六大”特色农业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高效作物比重,提高生态养殖比重,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着力打好“特色牌”,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进一步“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推进茶叶、食用菌、刺梨、石斛、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蔬菜、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坚持把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作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体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多元发展。

培育产业人才,汇聚乡村振兴“主攻手”。人才特别是产业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乡村人才振兴,既要识才、引才,亦要懂才、爱才。随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所能培养的人才也越发丰富多元。要树立实践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最大程度地焕发乡村振兴的潜力。要继续做好驻村干部选派等工作,努力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坚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乡村企业家队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挖掘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坚持吸引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搭建“他乡即故乡”的异地人才引入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医生教师、乡贤名流、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真正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主动力”。坚持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以“三变”为统揽的农村改革。针对乡村劳动力、土地、资金、集体经济等各个乡村振兴要素,持续优化贵州乡村地区各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提升乡村振兴制度供给的有效性。一是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是统筹推进乡村地区重点领域改革。

推动绿色发展,绘好乡村振兴“主色调”。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农业绿色产业与工业、新型服务业融合,与旅游、文化、健康产业融合,加快用绿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农村景观修复和生态化改造,实现山水林田湖草路统筹发展。建设绿色产业大数据和物联网平台,开展资源利用、面源污染、环境监测预警,对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值、产业和资源消耗要坚决问责和追责。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推进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和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破解传统模式粗放增长长期积淀的问题,用问题倒逼创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绿色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促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和技术推广一体化。改善创新环境,改进评价导向,营造敢于创新、便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氛围,切实增强绿色发展科技支撑。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完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以市场化方式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为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和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加强党的领导,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和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倡导求真务实精神,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的农村工作队伍,使“三农”干部能听懂农民话、会说农民话,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加大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