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大华: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产业革命

2021年0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 贵州日报

作为“八要素”之一的基层党建,在农村产业革命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贵州在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产业革命中,基本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格局。

基层党建引领是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关键。立足贵州实际,将基层党建与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七要素深度融合起来,并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优势,做大做强农村产业革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位于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最末梢。在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基层党组织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各种产业组织负责人,推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级产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产业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规范组织设置,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健全村级组织,严格按照党员人数和规模成立党支部、党总支,甚至联村党委,既防止组织设置全而空,又杜绝组织设置大而不力的现象。一方面扩大组织覆盖,通过在产业链、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建立党组织等形式,不断优化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另一方面要创新设置方式,探索推行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建制村之间组建联村党支部,明确隶属关系,确保运行通畅。同时,可按照有利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原则,采取在产业任务较重、党员较少、位置较偏的几个村民组之间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确保组织推动到组到户。

加强队伍建设,合力推动产业革命。一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建制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和打造一支政治强、懂产业、善管理的优秀党组织书记队伍。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思路,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对创业愿望强烈、创业能力较高的党员,通过加大产业政策资金鼓励支持力度、激发党员创业发展积极性,扶持帮助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引导广大党员争做致富带富帮扶先锋,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明晰第一书记在产业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和履职要点,主动带领群众学技术、抓产业,跑市场、找销路,真正使第一书记能扎根基层,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产业革命的骨干力量。四是加强专业技术员队伍建设。紧扣农村产业发展需求,聚集农村特色产业,采取农业科技和本土实用人才相结合的队伍建设理念,既要有懂得现代农村产业发展的“洋专家”“农博士”,又要有熟悉本乡本土的“土专家”“田秀才”,最大限度地引导和聚集社会各界人士、各类组织、各种人才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合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

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全员化轮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要求,对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不断开阔党员干部视野,开拓思维,做增收致富、履行义务、遵纪守法、倡导文明、廉洁自律的带头人,切实做到教育培训全员覆盖。二是精准化点训。要围绕产业“八要素”,树立问题意识,找准薄弱环节,分类对标对点实施培训,防止“大杂烩”“一锅端”,切实提升培训的精准性。三是实战化集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企业、工厂、车间、基地等实地现场参观,或派遣农业技术干部驻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土专家”等方式,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产业工作的保障水平。一是明确党组织抓产业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乡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三级联动,使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引领产业革命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二是加强督促指导。为确保产业革命各项工作的落实,防止“四风”问题,建议将农村推动产业革命的目标纳入基层党建年度考核和履职尽责考核中,以此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产业革命责任意识。三是注重激励关怀。健全财政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产业革命顺利推进。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挖掘和发现产业革命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积极宣传推广。建议注重从农村产业革命中培养、发现和选拔干部,在提拔作用、岗位竞聘、单位遴选时,可设置相关条件或在同等条件下可作优先考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