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房子新了,大伙富了。”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付德慧说这是荆州村的幸福“三连”事。
荆州村位于毕节市黔西县重新镇,付德慧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见证了该村摆脱贫困的蜕变过程。
“过去的荆州村是艰苦‘三连’:土路坑洼,危房不少,村民不富。”付德慧说。
道路交通的不便大大制约了荆州村各方面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通村路的修建是荆州村变化的开始。
2014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荆州村的通村公路建设被提上了议程。
“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后,我马上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会议,商讨修建荆州村从高家寨到芭蕉寨5.1公里、大石板到木山村长槽2.5公里地段的通村路事宜。”付德慧回忆道,最初修路并不顺利,第一次开村民会议时就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对,尤其是那些因修路被占用自家土地的村民更是有抵触情绪。
“只要出于公心,就肯定能被理解。”抱定这样的信念,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去村民家里倾听诉求,陈述通路后的生产生活便利。最终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从2014年开始动工,至2016年结束,历时3年时间,荆州村总长7.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终于建成。此后,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荆州村又完成了8.4公里的通组路、连户路建设。
“现在,荆州村的村民在出行、运输时已经畅通无阻,人居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付德慧说。
解决了路的问题,住房难成了荆州村的攻克目标。
对此,村干部们到每家每户去了解村民的住房情况,并联系砂石场、找施工方进行住房改造。慢慢地,从2009年改造36户危房,到2012年改造112户危房,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09户危房得到了改造,258户院坝和连户路得到了硬化,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伴随着出行、居住状况好转,对荆州村来说,第三件幸福事就是村民增收的实现。
结合荆州村的土地适合种烟的优势,村里邀请烤烟种植专家为村民举行定期培训。如今,全村烤烟种植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烟农增收达400多万元。除此之外,荆州村通过鼓励动员群众种植高粱、南瓜、辣椒,以及发展养殖等,实现产业多元化。(通讯员 蔡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