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文 顾炜 /摄)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人人向往的城市图景、汇聚全球优势资源……1月26日上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天下午,南京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前,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接受现代快报等媒体采访,畅谈聆听报告感受,并结合报告内容,给大家“剧透”了江北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听到这个报告之后,感到很振奋,很有信心。”罗群说,报告晒出了过去五年江苏“强富美高”建设成绩单,也多处提到了江北新区,“作为江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很自豪”。
据悉,过去五年,南京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500亿,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高企总数突破1000家,新增落户80万人,正加速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
罗群介绍,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已经跨过3000亿元的大关。“最主要的成果体现在创新能力、创新策源地方面,比如,江北新区去年成立了中国集成电路大学,推出了‘121’创新社区,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未来五年,江北新区如何变?公众都很关心。此前,江北新区公布了“十四五”发展目标,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紧盯“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目标,力争到2025年,南京江北新区全域GDP跃过6000亿元台阶,人口达350万人,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前四位。“未来五年之内,江北新区经济总量要翻一番。”罗群说。
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江北新区继续充分利用自贸区优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把江北新区打造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同时也要变成一个像热带雨林一样的生态环境,来提升江北新区的活力和魅力。
在具体的创新举措上,今年江北新区将建一个国家细胞基因的开放型实验室,围绕细胞基因汇聚全球资源;率先启动脑科学和内脑智能研究,目前江北新区脑科学基本上跟世界是同步的;建好集成电路大学,让集成电路的人才能够来到江北,接受再教育,为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培养人才;把“121”创新社区推广复制到其他地方。
未来,江北新区的民生投入也更大手笔。据悉,未来五年,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将做到“城建投入只增不减、产业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罗群说,未来5年将继续以人为本,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智慧化新主城。“不光是让人向往到这里工作,也希望到这里居住。”
罗群表示,2021年,江北新区将坚持“一个引领”,扛起“三大使命”,高起点融入新格局,高质量建设新主城,全力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