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府新区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极核

2021年0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十三五”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四川天府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位居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第五位,新区经济活跃度持续跃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天府新区遵循“一点一园一极一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要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以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为契机,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天府新区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73个,落户创新人才14.9万人,新办学校(幼儿园)58所,引进优质医院8家。

“十四五” 新期待

天府新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集聚地和西部科学城的核心支撑极,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提升西部(成都)科学城发展能级。同时,进一步锚固公园城市理念的统揽作用,筑强公园城市举旗示范的核心功能,系统构建“一统揽、两支撑、五高地、四先行”工作体系,努力打造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样板。

“两会” “好声音”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贯彻落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关键时期,也是天府新区高水平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园城市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天府新区将坚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建强“实验室”、布局“大装置”、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发展“新经济”,打造更多抢占制高点的川版“国之重器”,切实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塑造四川核心竞争优势提供支撑。

新年伊始,位于蓉城之南的西博城热闹非凡。1月8日,四川天府新区2021年一月份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集中开工仪式举行,2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3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迈出新年投资促进第一步,喜迎开门红。这样的举动,不仅是天府新区打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第一根桩基的务实之举,也是面向未来“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的聚势之为。

当今中国,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诞生于“十二五”之尾,崛起于“十三五”之间。回望天府新区近年来的发展,不难发现,从白纸画图到全面起势,天府新区主动置身全国发展大局和国家重大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城绿共融的公园城市格局,构建起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四川乃至西部的“靓丽名片”、四川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要素的“重大平台”、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这片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又将在成都做强“主干”功能中书写怎样的答卷?天府新区的答案是——加快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极核。

关键词 公园城市

从首提地到先行区

公园城市格局总体形成

去年10月24日,在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重磅发布。这一成果的出炉不仅是对公园城市理论的深化阐释,还是公园城市推广的框架基础,更将成为公园城市工作的度量标尺。

回望2018年2月,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理念从成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国家级新区,从“首提地”到“先行区”,天府新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为“战略统揽”,强化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担当,探索“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十三五”期间,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格局总体形成。在公园城市建设新区标准方面,探索形成“1个发展范式、4个时代导向、3个实践路径、6个价值目标”的公园城市“1436”总体思路,“1组顶层规划指引、5个维度、36项重点规划”的公园城市规划体系,首创“城市设计图则+公园城市规划图则”双重管控方式。

同时,天府新区全域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规划理念,依托优美的山水田林本底、多样的山地浅丘地形、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乡融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将乡村、经济、生态三者统一于公园城市建设之中,在城市建设中寻求保护和开发的平衡,找到人与自然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对山水林田湖进行了全面保护和修复,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农田景观再造、全域森林化在内的一系列专项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大美生态格局,这是我们建设公园城市最大的底气。”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天府新区改变了沿路拓展的传统方式,沿鹿溪河布局了三个城市组团,每个组团之间有大尺度的生态隔离廊道,组团内部又划分成若干个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街区,形成了新区特有的四级空间体系,让人感觉城市就像是在自然中生长出来的。

改变的不仅是城市布局,城市生态支撑力也在显著提升。锚固70.1%生态空间,投资400亿元实施17个重大生态项目,形成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5.1万亩,打造生态绿道223公里。新增森林面积1.2万亩,形成河湖水体1.3万亩,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本底全面铺筑。

“未来五年,是天府新区高水平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园城市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新区将始终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为统揽,创新公园城市实践路径,促进城市动能变革。持续筑强科技创新策源、内陆开放门户功能支撑,加快形成内生性创新赋能、高水平开放聚势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的思路,聚力打造“总部经济、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五大产业高地,构筑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多极支撑。聚焦做强国家级新区“链接聚合、整合裂变、展示示范、辐射牵引”的核心功能,加快在“培育枢纽功能、构建平台优势、形成窗口效应、发挥旗舰作用”上先行示范,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关键词 创新策源

发挥成都科学城“核心”作用

为塑造四川核心竞争优势提供科技支撑

同样是在新年伊始,多个重大项目完工的消息从兴隆湖畔传来——独角兽岛启动区全面呈现、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顺利验收、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新院区基本建成……令人可喜的消息背后,天府新区不断筑牢科技支撑,发挥着国家级新区的创新聚合作用。

科技强则国家强。对于天府新区来说,强化科技使命担当,不仅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要义,更是四川推动发展转型、加速能级聚变的时代要求。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天府新区致力于打造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为成都的城市创新发展引来动能潺潺。

去年6月的科技创新大会上,西部(成都)科学城第一次闪亮登场。如何布局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引领,统筹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的战略布局。“一核”就是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

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布局的核心,近年来,成都科学城充分聚焦核能与核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集中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0个、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14个、西南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等科教基础设施25个,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国家成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体系。

不仅如此,通过实施“天府英才计划”,天府新区已成功引育高层次人才273人、顶尖团队14支,累计吸引14万余名“蓉漂”青年人才落户。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贯彻落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天府新区将坚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提升西部(成都)科学城发展能级。”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集聚地和西部科学城的核心支撑极,天府新区将坚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建强“实验室”、布局“大装置”、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发展“新经济”,打造更多抢占制高点的川版“国之重器”,切实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塑造四川核心竞争优势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成渝合作

两大国家级新区携手

演绎“江天一色”下的双城变奏

2021年1月3日,元旦小长假还未结束,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副局长杜欣宇已经坐上了成都前往重庆的高铁。在4个月前,杜欣宇还是另外一个身份——四川天府新区总部商务区党工委委员、功能区建设处处长。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互派年轻干部挂职,2020年9月,川渝首批101名干部陆续到岗。杜欣宇是其中之一,被安排到重庆两江新区挂职。

“不愿当过客,越忙越充实。”在很多场合,杜欣宇毫无保留地向重庆的干部分享成都市以及天府新区好的理念和做法。当好川渝两地的协调员、服务员、信息员,在马不停蹄的紧张工作中,杜欣宇以及其他互派干部已不知不觉融入两江新区岗位。

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只是两大国家级新区合力唱好“双城记”、互促互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成渝“双城记”中,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这组“江天一色”CP,动得早、跑得快,以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为重点,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的交流合作。

时间倒回2020年2月28日,天府新区党工委会同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召开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不到两个月后的4月23日,双方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

随后,两地联合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论坛”;成立两江·天府“两新”党建联盟,以党建促融合;天府新区公安分局与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签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警务合作机制》;天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深化国家级新区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天府新区华阳消费新场景深圳推介会”举行之际,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两江新区人和街道、芬兰温佩利市共同组建“新消费产业链朋友圈”,华阳街道与数家高能级企业签下投资服务框架协议,华阳街道辖区新消费场景项目“中海环宇坊”与4家新消费项目完成现场签约。

从上至下,从部门到街道,两江天府合作步伐越来越快,合作路径越来越广。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部门及街道之间签订合作协议15个,涉及金融、教育、港口、会展等领域。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服务峰会、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等高端论坛活动。两区双城办务实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梳理向上争取事项清单,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创办简报、出台相关文件。天府新区行政审批局还设立“两江新区企业专窗”,并发出首张两江新区执照,进一步推动两地政务一体化发展平台。

“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成渝合作一周年,我们将继续协同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以开放蓄势发展、以发展赋能开放。”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天府新区将继续推动开放合作,力争到2022年,以要素聚集为重点,加快形成内陆开放门户基础功能;到2025年,以功能集成为重点,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门户;到2035年,以能级跃升为重点,成为西部全面立体开放核心枢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