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喜获“一星平安金鼎”,浙江柯桥的治理之道何在?

2021年02月08日 10阅读 来源:瞭望 2021年第5期 2021-02-03

柯桥区是全国经济强区、纺织大区,外贸依存度80%以上,既有近70万流动人口,又有中国轻纺城3万余市场经营户、5500名常驻境外采购商;既有类型多样、发展各异的广袤乡村,又有日新月异、飞速成长的新兴城区,正处于融杭接沪、转型跃升、创新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社会结构多元、城乡形态重塑、利益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基层治理任务繁重。

柯桥区通过“四全联动”做法,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柯桥特色的“全域大治理”体系,以稳固的基层防线抓防控、促发展,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派驻机构“全下沉”让基层治理更有力量

“看得见、管不着”“责大权小”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难题。柯桥区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启动构建“区镇一体、条抓块统”模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省级试点,着力完善区域一体、功能集成、运行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确保放权赋能、明责担责、高效运转。

一是“五大集中”建中枢。按照“办公集中、事项集中、执法集中、应急救援集中和矛盾调处集中”的思路,把公安、交警、司法、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等派驻机构全部纳入属地管理,实行属地清单制管理,形成“基层事、基层办”“基层结、基层解”的中枢力量,成立浙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基层应急管理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为全国样板,极大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效能。

二是“两大保障”强队伍。建立任务派单、联系网格等机制,实现压力“无损”传导,确保基层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同时,派驻机构人员考评由属地镇街负责,优秀等次比例由原先的15%提高到20%,年终考核奖参照属地镇(街道)的标准执行,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区级机关部门同职级干部30%左右,实现了关怀的“有形”传递。改革后全区共有1000余名派驻机构正式人员、1300余名编外人员下沉到基层一线,力量比以往增强一倍。

三是“统一流转”提效能。创新开发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与区级综合执法中队的执法仪、全区341个村(居、社区)的综合信息工作室实时连线、全程联动,实现了问题处置的“智慧化、集成化、数字化”,减少治理的死角和盲区。及时对事件办理数、巡查走访数、处置率、及时率等业务数据提取分析,实时自动考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乡贤资源“全激活”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

柯桥区依托丰富的乡贤资源,通过创设乡贤参事会统筹各类资源,全面调动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基层治理的力度、精度和温度。

一是“五有”建库。按照“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有影响、有热心”的标准,累计摸排收录6000余名乡贤信息,建立“乡贤智库”云数据管理系统,实行点对点结对联系制度,确保与乡贤连得上线、找得到人、进得了门、说得上话。

二是“五好”搭台。按照“班子建设好、阵地打造好、活动开展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标准,在全区建立319个村级乡贤参事会,覆盖率92%。注重乡贤参事会规范化、功能化建设,乡贤馆、乡贤议事堂等乡贤阵地成为标配,乡贤参加重要会议、重大项目和统一战线重大活动制度不断完善,为乡贤参与共建共治铺好路、搭好台。

三是“五心”聚力。紧扣党心、公心、爱心、乡心和民心,设立乡贤公益联盟、乡贤志愿服务站等平台,成立老娘舅工作站、尚明工作室等乡贤调解组织,在慈善公益、扶危济贫、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区治理力量“全动员”让居民自治更有活力

柯桥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契约化共建为载体,坚持居民需求导向,探索立现代社区治理新模式,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管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一是巩固社区党组织“当家人”地位。全面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自愿协商、“菜单式”双向服务、“契约化”管理为基本模式的社区党建共建,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共享联盟。健全社区民主协商机制,积极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协商解决矛盾纠纷等,着力提升共享共治水平。

二是支持业委会扮演好“管家人”角色。强化业委会社区治理主体作用,把小区交房到业委会成立的“脱管期”缩短至2年,支持业委会对小区事务依法依规开展自治。突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作用,确保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在50%,鼓励社区干部兼任业委会成员,探索建立业委会党支部。

三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发挥“护家人”作用。把物业服务公司质量建设作为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环节,开展公开竞标、严格把关、星级评比,优胜劣汰。

规范纪检“全落地”,让基层监督更有力度

基层治理是治理“微腐败”的主战场。柯桥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在绍兴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

一是专项督查一贯到底,提升监督精准度。以“一岗双责”为抓手,强化区、镇、村三级协同,突出问题导向和群众需求导向,开展针对性治理。围绕廉洁风险防控,开展“1+X”专项督查617次,发现问题815个。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特别是保障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或重大工程,开展立项监督235次,发现风险点389处。围绕群众关切开展村(居)巡查,近三年来共巡查村(居)180个,截至目前已发现问题2681个,提出整改意见328条,党纪政务处分13人次。

二是延伸触角一网三联,提升监察覆盖面。围绕“精细化、全面化”目标、以建设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为基点,推行片区协作联动机制,打造一张区、镇、村三级纪检监察联动的监督网,已经实现全覆盖。实施源头联控、处置联动、挂图联解的三联行动,建立重点监察对象廉政档案4467份。

三是队伍管理三位一体,提升工作标准化。以清单定责、督考评责、刚性问责为抓手,实行三级统一管理,明确镇、村党组织、“一把手”等六类主体责任事项5987条次及监督责任事项752条次,各镇街纪检监察机构配专职干部增配至3人以上。统筹三级纪检力量,出台22条纪检监察业务规程,梳理出393条监督检查路径,让村级纪检工作“一册在手,应用无忧”。

瞭望 2021年第52021-02-03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