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杭州余杭鸬鸟“农文旅”融合开启乡村振兴2.0篇章

2021年04月06日 10阅读 来源:杭州日报

今年春节前后,杭州余杭区鸬鸟镇一下子新增了蜜梨种植面积近500亩。除了当地农民,今年有不少民宿业主也“兼职”当梨农,种起了蜜梨。

为何大家对“种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年初时,鸬鸟蜜梨荣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身价”大涨。“这让我们对蜜梨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查慧娟经营着一间名为“美鸬山居”的民宿,边上就是她父亲种下的50亩梨园,现在查慧娟又新添了60多亩。“不仅能为顾客保障梨的供应,盛花期的梨园更能成为一道备受追捧的旅游风景线。”查慧娟说,“我们围绕民宿和梨园已策划了各种主题的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等项目,一定能吸引到更多游客。”

当下,鸬鸟镇释放农村活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思想越发活络。

“简单的民宿、农家乐发展模式,很容易被复制,长期来看对游客形成不了持续的吸引力。”鸬鸟镇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张“金名片”,鸬鸟正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持续激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今年起,鸬鸟镇将升级改善生产设施条件,保护特定产地环境,促进适度规模发展,举办鸬鸟蜜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推介会,把丰富的果林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打造集休闲、观光、住宿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梨文化”的融入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形成多元乡村旅游业态。

而用好这个地理标志助推区域发展,仅仅是鸬鸟镇打造“农文旅”结合、开启乡村振兴2.0新篇章的第一步。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鸬鸟不再只重视让梨农从事单纯的蜜梨种植生产,而是思考着怎么分享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2020年底,鸬鸟镇6个行政村与余杭区旅游集团签署了全域旅游委托运营管理协议,将对鸬鸟镇旅游资源梳理、游线产品设计开发,依托“智数鸬鸟”文旅板块及预定小程序的线上交易平台搭建、经营性体验产品植入,整合打造具备鸬鸟特色核心竞争力旅游产品与游线,深度“玩转”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市场主体来整合、利用、开发全镇旅游资源,今年我们计划要为6个行政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0万元。”鸬鸟镇副镇长董学海说,让乡村振兴战略提档升级,鸬鸟正汇聚“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两股力量,进一步扩大“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遇见鸬鸟”品牌影响力,使之成为鸬鸟乡村经济的一个新引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