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总,会议已准备好,需要您参会……”
“邹总,这个项目您看一下,我们是否需要上报……”
“邹总,设备商还在下面,您要不要去看一下……”
……
4月7日,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产研中心副总经理邹雷忙得是不可开交。
记者看到,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与员工交谈处理手上工作的这位80后青年,额头上已覆盖了几许银丝。
辛勤与劳累一望便知。邹雷没有怨言,他坚信,刺梨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精力、埋头苦干的产业。
“刺梨的未来,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们用工业化的手段,实现了刺梨从初级农产品到高端消费品的转变。”邹雷说。
眼下,正是刺梨陆续开花的时节,作为我省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区,盘州市境内的220家合作社、共计61.04万亩基地内,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已缀满枝头。
基地里劳作的果农微笑着说:“我们只需要负责种出来,有公司收购,销路不用愁”。
这里所有的刺梨鲜果,成熟后都要集中到宏财聚农投资进行加工。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就是车间总控室,一块大屏和几台电脑,屏幕上各生产线有序运作。
“我们现在的加工处理能力是每年20万吨,盘州市境内的刺梨鲜果消化,基本没有问题。”邹雷自信地说。底气来自公司的刺梨精深加工生产线。刺梨加工的清洗、榨汁、杀菌、调配、灌装等各环节,全都依赖这条自动化生产线。
“以前需要多人完成的生产流程,现在只需要1人对电脑进行操作就能自动完成生产。生产线上的员工,更多的是起到巡查作用。”宏财聚农投资生产部主任付燕飞告诉记者。
工人职责从从事生产到充当巡查的转变,带来的结果就是加工效率得以提高,人力资源得到优化。
“拿贴标举例,现在是机器自动贴标,相比人工贴标,机器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付燕飞说。
与此同时,高端设备的引进使公司的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榨汁后的刺梨残渣,经过处理,成了一种很好的有机肥。”邹雷说。
据了解,盘州境内的刺梨基本上都种植在土地较为贫乏的地区,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涵养了水土。每年的这个时候,山头花红叶绿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山间地头生机勃勃的画面与果农幸福的笑脸交相辉映。
邹雷算了一笔账:“同样一亩地,与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相比,种植刺梨的收益能让老百姓多增收数千元。”
果农的微笑是钱袋子鼓起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宏财聚农投资销售向好的写实。
“目前,公司在市场销售的共有8款产品,仅2020年公司就实现1.2亿元营收,看今年刺梨的长势,又是丰收的一年,公司的营收有望进一步提高。”邹雷如是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宏财聚农投资已经成为全省种植规模最大、研发生产能力最强的刺梨企业。目前,宏财聚农投资产品研发正朝着高端化迈进,比如用作保健品的刺梨精油等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牛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