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州岑巩:把党史学习教育往深处走实处走

2021年04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灾难无情,党员干部有情!岑巩县人民检察院不忘初心担使命,深入推进“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项行动”结合起来,通过检察官走村入户对案件跟踪,强化检察部门落实社会救助责任体系,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人民检察官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的走深走实。

山峦环绕,绿意成趣,时不时传来鸟叫声。4月20日,笔者来到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刘胜友家中,单家独户一栋两层楼平房映入眼前,岑巩县检察官杨家成正在开展司法救助回访。

“我儿子上个月到深圳打工,电话说每月有4000块钱;女儿在做美容,每月也有3000块钱。”今年54岁身体有残疾的刘胜友笑容满面地大声说,“我家里有4亩地都承包给我们村种油茶了,我平时到油茶基地割草、剪枝,还到村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做活路,我是村里的护林员,每月还有低保”。

去年5月中旬,舒某涉嫌交通肇事,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刘胜友妻子汪琴,导致48岁的汪琴抢救无效死亡。因舒某无力赔偿,这给原本不富裕的残疾家庭刘胜友雪上加霜。

在客楼镇政府、村委会和该县检察、民政、残联、扶贫、林业、司法等部门联合司法救助下,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多方人士公开听证,刘胜友家获得1万元司法救助金,得到民政部门1万元临时救助。除此之外,刘胜友还成为村护林员,每月工资800元,同时被村级合作社吸纳为就近就业。

刘胜友户是岑巩县检察机关对因案增贫的贫困户、残疾人户予以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通过联合社会多部门开展多元化救助与公开听证相结合的形式办理的案件,用生动实践推动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实现了从“单一”司法救助向“多元”社会救助的转变,形成了检察机关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方式,同时彰显了岑巩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学习环节锻造过硬素质的政法铁军与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的融合。 (杨元彬、杨琴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