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用好“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坚决夺取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笔者认为,产业兴才能经济兴,产业旺才能百姓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依然是关键性问题,而深化农业产业革命,培育农业产业才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紧紧围绕“八要素”深化农业产业革命
因地制宜选好主导产业。长期以来,农民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经营理念,导致产品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深化产业革命,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市场需求为着力点,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根据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大力种植绿色优质产品。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确定蔬菜、辣椒、中药材、食用菌、精品水果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茶叶、花椒、空心李等高效经济作物,以短养长,集中火力抓产业发展。
因人施策抓好技术培训。农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发展要实现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我省农民缺乏科技理论知识,整体科技水平掌握少的是普遍现象,要结合农业产业生产和发展需求,积极争取相关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实际、实用、实效的专业化培训,因人施培、因产施培。
全面详尽做好技术服务。围绕土壤、气候、降水、市场等方面做好技术服务,加强与农业技术部门、高校开展合作,因地施技,通过农业专家深入精品水果、中药材等高效农业基地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现场指导,组织农技人员上门为群众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实现技术服务对每个农户每个合作社的全覆盖。
多渠道保障资金筹措。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整合各项产业扶贫资金,积极与政策性银行贷款对接,把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等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大扶贫战略行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广泛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到农村产业革命中来,最大限度保障农业产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聚合效应,千方百计将资金引向农业产业,真真正正地把钱用在刀刃上。
勇于创新组织方式。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依托“三变”模式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采取“公司+基地+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户和农户”发展模式,明确贫困户、农户在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位置,保障农民利益,拓宽贫困户致富增收渠道,鼓励群众贷款发展增收产业和入股企业,激发广大贫困户内生动力。
要积极推动产销对接。产销对接是农业产业革命成败的关键一环,要积极完善产销对接机制,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有效将园区产品销售与农村电商、农村淘宝、“黔货出山”等平台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的产销对接模式,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通过政企合作、农校对接等方式,将农产品市场需求传导至各个贫困村,以销定产,推动贫困地区“订单式”农业产业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民“信息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的实际困境,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强化利益联结。将贫困户与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园区利益相连接,建立“市场主体、村级经济组织、贫困户”利益联盟,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富民又富企”双赢发展。通过企社帮带营造集团效应,实现抱团发展。
夯实基层党建。不断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农业产业革命第一线依托新时代讲习所宣传宣讲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账,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狠抓农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走出一条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党建引领产业扶贫路子。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关系2000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关系贵州脱贫攻坚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
加强顶层设计。以农业产业革命为指导,做好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和政策设计,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
通过工作部署明确权与责。工作部署是政策设计后的明确和细化,通过工作部署明确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推行清单式、项目化、精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治理结构,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农业管理制度,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干部培训推动农村发展。村支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是农村底基层的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其政策水平、理论素养、管理水平、政策素养和专业能力,有利于减少基层治理矛盾,实现居民自治,强化农民主人翁责任感。
通过监督检查规范农村管理。通过监督检查推行农村事务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克服农村事务管理的随意性,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提高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通过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农业产业革命以及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追责问责倒逼制度消除产业革命和扶贫攻坚战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负责和数字脱贫现象,确保完成农业产业革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