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记者 胡洁菲)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工程加速启动、元荡美丽湖泊群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即将揭牌……进入全面发力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近日公布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区域内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的“作战图”。
“示范区制度创新的目的是推动整个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重大项目建设正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今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发力年、攻坚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三年行动计划突出生态绿色、一体化和高质量,划定了一批重大项目,包括“一厅三片”集中示范,以及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个方面的分类示范展示项目,具体共5大板块、18项主要行动。
——聚焦一体化,重大项目提亮显示度。如今,去到沪苏交界地带,一条宽阔、笔直的元荡路让两地“无缝对接”。驱车驶过,道路两旁尽是绿树清水,传统省际的界限感荡然无存。
2020年底正式通车的元荡路,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首条被贯通的“断头路”,也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啃下的“硬骨头”之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刘锋介绍,示范区挂牌以来,已经打通了5条省际“断头路”,今年还将着力打通汾湖大道—兴善公路,浦港路—金南路,金商公路—嘉善大道等“断头路”。
除了着力提升民生满意度,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还将依托区域内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多个产业创新项目落地。据悉,目前,精测半导体项目和优刻得项目主体已封顶,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即将揭牌,格科微电子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打好生态、经济两张“牌”,建设好“世界级的料子”。在沪苏浙交界的水面之上,建设一座约35平方公里的“水乡客厅”,未来,它将链接长三角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将“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有机融合。
在经历了三个月国际方案征集、一个月优化和完善之后,近日,“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传来框架结构基本确定的消息。据悉,这一吸纳了全球6个国家(地区)、10家国际顶尖机构意见的总体设计优化方案,将于近期正式揭开面纱。
“‘水乡客厅’是沪苏浙一市两省联合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张忠伟说,示范区的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如何将其生态动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除了“水乡客厅”,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将以太浦河(含汾湖)、元荡、淀山湖“一河三湖”的生态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湖泊保护修复、活水畅流、清水绿廊、蓝色珠链、全域秀美五项行动。
——发挥市场力量,吸引更多“事业合作人”。初夏的青浦,绿意浓浓,在西岑科创中心,去年9月开工、投资约100亿元的华为研发中心建设工地,正在奋力从地下向地面“突破”。
与此同时,约40公里之外的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英诺赛科第三代半导体基地里,一台台充满科技感的机器正加足马力。作为华为的上游供应链,英诺赛科一期于去年9月完成厂房建设,同年12月实现试生产,预计今年全年产能可爬坡至6000片/月。
“示范区打造了湖清岸绿的好风景,对我们这样的新经济企业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英诺赛科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一家长三角企业,英诺赛科充分感受到了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红利。
在示范区内,这样的上下游产业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据悉,今年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初步定于8月举行。届时,充分吸纳了行业巨头、高校院所等“事业合伙人”的示范区开发者联盟还将进一步“扩容”,各家企业也将在相互合作、互相赋能中为区域一体化添砖加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