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德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胜彦)“现在出门打车再也不用久等了,人家小车子还接送上门。还可以提前预约,又不与别人拼车,舒服得很。”6月1日,家住德江县南城区瑞金北路的陈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瑞金北路位于德江南城的外环线,由于距中心区域较远,出租车很少,要想在家门口打出租车,陈女士每次都是等了又等,出租车价格也要高几元。如今,快60岁的她通过智能手机学会了“滴滴出行”,便不用再担心出行问题了。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德江56万群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捷,城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服务实现了全覆盖。
家住德江县荆角乡角口村的冯修国,虽然73岁却是当地网上购物的有名人物。自2018年水、路、电、讯“四进村”后,他就通过智能手机“一网购天下”。
“买果苗买肥料,想买啥都有,非常方便。”冯修国说,他的果园通过年轻人进村搞直播带货也卖上了好价钱,肩挑背驮运果上市的传统方式正在被当今数智方式所取代。
另一边,住在德江城区中心的中学老师王艳女士,谈起大数据更是受益多多。早在几年前,她就通过数智预约到遵义医学院附院专家就诊服务,出门旅游也实现了数智预购景区门票,订购酒店等等。
此外,德江县委县政府更是抓住大数据的智能化优势,深化全县行政服务的改革,采取形式多样的路径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
在德江北城行政服务中心的民政窗口,龙泉乡黄泥溪组75岁的潘天珍一直与女儿在贵阳生活,前几天她女儿就通过“全省通办”,在贵阳网上填表、传照片,一分钱没花就办理好了残疾证的换证。
如今,类似让数据跑腿的智能化服务德江县更是不胜枚举。据悉,德江县政务服务中心仅今年4月份就办理“全省通办”件9743件,“跨省通办”件116件,这些全是大数据跑腿带来的便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