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吉凤竹 刘慧洋
通讯员 宋歌 王思淇
从“华夏东方第一城”藤花落遗址,到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从“九州崖佛第一尊”孔望山摩崖造像,到省内最高峰花果山玉女峰;从江苏第一大海岛连岛,到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的海上云台山……初夏时节,连云港满目尽景。山海旅游资源独步江苏的连云港,夏季是她的传统“主场”,而今年的夏季旅游高峰必将因为高铁有所不同。
全域绽放,旅游业火爆有序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连云港主要旅游景区客流增长显著,文旅消费保持强劲复苏。据统计,全市共接待游客162.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90亿元。而在“五一”小长假,根据新华财经联合携程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连云港更是跻身旅行新晋热门城市前三,位列第二。“五一”期间,连云港共接待游客36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7.56%,同口径恢复到2019年的101.90%;实现旅游总收入51.14亿元,同比增长107.89%,同口径恢复到2019年的105.66%。
成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以连云区为例,海滨旅游是连云区的特色及优势所在。“连云区在全力打造中国最美海岸线、建设令人向往的山海大公园过程中,不断强化环境治理,加强源头管控,优化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好连云区的生态本底。”连云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委书记武心龙说。
既盘活绿水青山,又共享金山银山。近年来,连云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在海一方公园、宿城八间房等一批景区景点,全域旅游地图标牌、导览标识标牌更新提档,新建45.6万平方米停车场,区级智慧旅游平台、大数据中心获评省级智慧旅游示范项目……完成旅游直接投资140亿元,基本形成连岛、海上云台山、连云港老街、连云新城“二日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连云港,一座因山而荣、因海而兴的城市,境内旅游资源富集,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优势。在这些优势上做文章,伸展文化与旅游双翼,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全力以赴推动全域旅游高质发展,正成为港城人的共识。
“食住行游购娱”,发展旅游业不能光看旅游资源,火热的旅游市场,带来的是对配套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验。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加大旅游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规范景区市场秩序,提升景区服务便利化,整合资源,加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始终以高压态势和“零容忍”态度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保障全市旅游工作健康高质发展。
文旅结合,形成多层次格局
端午节小长假,花果山景区西游巡演队伍在景区游客中心、老山门、七十二洞等游客聚集地开展“大话西游”文艺巡演,与游客互动,介绍玩转连云港的100种玩法。印度舞《丝路霓裳》、小品《大话西游》、猪八戒背媳妇互动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高潮,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通过西游文化IP为景区赋能,提升景区文化魅力,这只是连云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5月31日,省文旅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公布第一批19家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单位名单,海州区、连云区名列其中。近年来,海州区加大文旅项目建设力度,精心打造四大研学路线,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通过“旅游+美食+文化”,营造“白+黑”全时文旅消费体验,擦亮盐河巷、盐婆坊特色美食街等品牌,并通过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主题活动带动文旅产业发展。连云区则开发衍生产品和体验项目,打造连岛沙滩音乐狂欢节、老街海港国际文化夜市、海上云台山星空露营节等夜游品牌项目,打造夜游经济。两地围绕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文旅消费场景、打造文旅消费品牌、创新文旅消费宣传方式、多措并举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有效激发了群众消费潜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繁荣。
以海滨度假、乡村休闲、自驾自助为主的亲子游需求旺盛。伊甸园、青松岭森林公园、潮河湾等景区纷纷推出“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摸鱼抓虾、帐篷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重温“童趣”,收获一片“田园”,带动周边农家餐饮消费,丰富游客休闲体验。连岛景区的“全家总动员”更是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沙滩寻宝”之旅。“趣”连岛亲子嘉年华活动,吸引家庭走进高端帆船运动,学习航海知识,体验海上冲锋舟运动。
连云港市相关部门陆续推出西游文化游、观光度假游、历史文化游、亲子研学游、红色教育游、乡村生态游等多条旅游精品路线,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形成多层次旅游格局,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服务,打造更舒适的旅游软硬环境。
高铁时代,助推旅游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新建国铁干线5条,新增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240公里,连云港站、灌云站、灌南站、赣榆站、东海站5个铁路客站和综合枢纽全部投用,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铁“县县通”。青连、连盐、连徐、连淮扬镇等高快铁路通车,连云港迎来全面高铁时代,全面融入上海3小时、南京2小时、青岛1.5小时、徐州50分钟交通圈。
“中午在郑州吃饺子,晚上可以到连云港吃海鲜。”高铁旅游成为连云港旅游经济发展新业态,外地游客到连云港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并将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合作。4月14日,“连淮扬泰镇五市旅游协会区域合作会议”暨“我乘高铁游山海连云”旅游宣传推介会在镇江举行。会上,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泰州五市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云港市旅行社分会还分别与泰州、镇江市旅行社分会签订合作协议,五市将充分利用各自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合作共赢,相互宣传、互送游客,促进旅游快速发展。
“高铁开通后,将进一步拉近连云港与高铁沿线城市的距离,推动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产品共推、合作共赢。连云港旅游客源市场也将更加广阔,更好地融入大运河文化旅游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旅游推广处处长张思腾说。
“五一”节前,重磅打造的“大圣故里花果山、西游胜境连云港”高铁旅游品牌列车成功首发。张思腾介绍,依托多条高铁线路,共投放11组列车,全年运行在连云港至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高铁线上,成为展示连云港形象的“移动品牌”。
此外,连云港市域列车是江苏省首条利用既有线改造的市域列车,连接连云港东西部城区,方便市民游客交通出行。乘坐市域列车到连云港东部城区,游览连岛、连云老街等景区,实现了连云港高铁站到旅游景区无缝衔接。
而第一条早发连云港、午到北京、傍晚从北京返回的高铁班列,为连云港的“高铁时代”又添新风景。暑期旅游即将点燃,我们有理由相信,连云港的这个夏天必将更加精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