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世停 周敏
通讯员 王强 张蔷
2021南京创新周前夕,南京市创新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20年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监测评价结果。从板块评价看,江宁区在水平总指数、发展总指数、综合总指数三项考核中,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第一。
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江宁区站位“核心区”,江宁开发区是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就是区域创新的“主引擎”。可以说,高新园的创新质效,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名城核心区”的“创新成色”和“核心功能”。
开局“十四五”,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在承接市、区指标基础上自加压力,排定全年指标任务46项。1-4月,创下了多项全市第一,交出了“创新统考”的高分卷——一季度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4万件,成为全市首家“总量破万”的高新园区;新研机构及孵化企业营收达7.7亿,位居全市首位。
“面向现代化,江宁确立了‘两区四地’的发展定位,江宁开发区强调‘加强创新首位度建设’,高新园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江宁开发区高新园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市、区部署,聚焦聚力抓重点,对标找差再出发,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开新局”,坚决扛好江宁创新名城核心区建设的“主力担当”,奋力夺取“十四五”开局之胜。
能级攀“高”,力襄创新周
6月17日,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如约而至。南京江宁紫金山科技城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因盛会而集聚世界目光,因创新而开启新的未来。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网络,“产业坐标”在南京江宁,“创新策源地”则是位于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全球首个骨干网级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UniNOS发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多云交换平台发布、全球首个5G网络数据采析与性能追踪系统——紫金云踪(PML AirTracer)发布……一项项“全球首个”“全国重大”震撼亮相。大会以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愿景,800余位嘉宾齐聚紫金山科技城,一批国际机构重要嘉宾在“云端”参会,围绕全球未来网络的发展应用,交流成果、分享思想、辨析趋势、共话未来,有力呼应了2021南京创新周主题——“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创新”。
聚焦国家战略,助推创新发展,一年一度的南京创新周,是南京打造创新名城的“金名片”,更是各大园区板块比拼创新实力、能力和潜力的“竞技台”。2021南京创新周期间,江宁开发区高新园挑起“核心担当”,端出了“创新盛宴”:23场高品质活动连轴转,100多个“高精尖”产品集体亮相。聚焦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方向,目前在手储备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为推动新一轮创新发展蓄力积势。
嘉宾邀请是每年南京创新周的重要“看点”。打开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的重点嘉宾名单,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院士等顶尖科学家80多人,以及独角兽企业高层、国际组织机构代表、国内外知名创新企业家及创投专家160多人。嘉宾大咖“纷至沓来”的背后,是高新园的创新能级不断跃升。
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原始创新能级实现新突破。高新园全力支持“一室一中心”建设。去年,紫金山实验室已被纳入国家实验室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发布了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等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全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落地。以“江宁智慧环保产业园”为牵引,加快环保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助力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设。
以集聚创新要素为基础,国际合作能级实现新跃升。截至目前,高新园已打通20多个国家资源对接渠道,布局离岸孵化器、海外协同创新中心17家,在法国、以色列、德国设立了3个海外联络工作处,实现海外资源集聚的战略化、据点化和长期化。已引进德国Cloos智能机器人等海外项目超80个,中欧AIOT创新中心有望成为全市首个国别合作示范区。
面向“十四五”,江宁开发区确立了综合实力进位“全国前五”的新目标,提出了“加强创新首位度建设,形成转化成果高地”的新要求。高新园负责人表示,将加快集聚更为优质的创新资源、加速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加快打造更有内涵的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和鲜明标识。
质效提“优”,赋能产业链
今年1月,南京市2020年第二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名单正式发布,全市61家企业入围新型研发机构,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独占14家,数量位列全市各园区第一。
新型研发机构是南京推动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市各高新园区创新评价的关键指标。深入落实“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江宁开发区高新园按照“人才团队+社会资本+政府+高校院所”模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近百家。截至目前,市级备案新研达55家,占全市约1/6,孵化引进企业超1400家,发展数量质量全市领跑。
目前,园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量”已强劲彰显——去年7月,中科院张钹院士以八旬之龄投身“双创”大潮,在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创办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一年不到,研究院已经参与两个国家级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的实施;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世界上第一台“5G超视距特种车辆遥控操作平台”;与江宁开发区企业中电鹏程联合申报的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入审批……研究院一期已满负荷运转,预计到7月,孵化企业达到25家,并将启动二期建设。
“江宁开发区2021年工作计划中,首要一条就是‘打造产业地标高峰’。”高新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产业链谋创新,进一步释放科技动能,提升创新质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重点产业链条强链补链,加快崛起产业地标。今年,园区先后推出新研绩效考评办法、新研挂钩服务机制、培育高水平新研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新研发展能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0家国内有影响的龙头型新型研发机构。
赋能产业链发展,重点是创新主体培育。江宁开发区高新园聚焦主导优势产业方向,大力开展科技招商、产业链招商,三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近250个,包括中汽创智、福特新能源汽车总部、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等百亿级龙头项目,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级,绿色智能汽车、智能电网等支柱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与此同时,注重梯次培育,全力打造成长型企业“雁阵梯队”,在江宁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厚植“科创森林”。截至2020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889家,在江宁区占逾“半壁江山”。
“创新周期间,南京市2021独角兽瞪羚发布会的主会场就设在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工作人员表示,独角兽、瞪羚企业数量是一个区域创新活跃度的重要体现。今年园区市级独角兽、瞪羚相关企业申报量达182家,占全区61%、全市17%,位列全市各园区首位。
格局刷“新”,打开新空间
如果说,创新是一道必答题。那么,“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创新”则是一道“思考题”。以问题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江宁开发区高新园不断探索,奋力打开创新发展新空间。
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是南京集聚海外人才一项“国内首创”之举。4月23日,南京“海智湾·江宁”国际人才街区正式揭牌。项目选址在江宁开发区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街区内集聚了20家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以及T3、紫米通讯和光大环境等14家上市公司、龙头企业,还建有省级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创新中心。“开街”仅一个多月,“海智湾·江宁”就已吸引400多名人才申请。紧扣海外人才“一站式”落地需求,融合人才创新发展全要素,江宁开发区向入湾人才推出创业支持、政务办理、科技金融等“暖心7条”举措和“6个1”工程等。
锚定“第一资源”,江宁开发区高新园以全球化视野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园区现有副高以上创新创业人才2.77万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64人,引育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114人、省级以上人才365人,高层次人才拥有量居全市园区首位。
开局“十四五”,踏上新征程,江宁开发区高新园气象一新,新的发展格局正在打开,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
发展空间上,以江宁开发区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契机,高新园着力扩容楼宇“朋友圈”,做大空中“聚宝盆”;同时联合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启动项目分级评价,构筑培优扶强、优胜劣汰的科学评价管理体系。
营商环境上,江宁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倍增计划”为核心的“企业发展陪伴计划”,推出助力科技企业发展“腾飞八条”,构筑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新园推出重点科技项目、新型研发机构、重点税源企业“三位一体”挂钩服务机制,实施“一对一”精准化、管家式服务。
“因创新而生、谋创新而强、凭创新而进,创新始终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江宁开发区高新园负责人说,面向“十四五”,面向现代化,园区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放大创新先发优势,持续强化创新首位度,打造产业地标高峰,建设创新名城先行区,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创新发展的“高分答卷”庆祝建党百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