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这一天,南京各大媒体的报道都聚焦在同一件关乎广大市民和企业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上——市本级首批不动产权证书正式颁发,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古都南京正式实施,这也按下了南京不动产登记深化改革、接力创新的“启动键”。
从2016年6月到2021年6月,五年朝乾夕惕,五载深耕厚植,2000多个寒暑朝夕,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秉持为民服务初心,砥砺创新前行,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全心打造高质量不动产登记“南京模式”,在古城南京彰显着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生动景象。
将不动产登记“新赛道”变为创新“快车道”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五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跟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步伐,锚定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目标,牵牢“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改革创新“牛鼻子”,做好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创新“排头兵”“领头雁”。
5年来,南京市落实了数百项改革措施,在全国首创构建房产交易、缴税、不动产登记“七个一”集成服务“南京模式”,实现“一次取号、一窗申办、一套材料、一人受理、一键缴费、一网办结、一并快递”。与房产、税务、法院、银行、公安、民政、公证等40余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相继实施15次效能提速,实现企业、群众高频办理的11类业务立等可取,其他一般不动产登记1-3个工作日办结,立等可取业务量占总业务量65%以上。
栉风沐雨、攻坚克难,5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南京不动产登记在服务形式、运转模式、工作方式各方面都已完成巨变。从相关业务多处跑、多窗办到多类民生事项一站办、一窗办,从只能窗口现场办到全面支持线上办、自助办,从关联业务多处跑到民生事项一站结、从窗口现场办到线上自助领、从颁发纸质证到采用电子证,从10天发证到立等可取,申请材料更加精简,业务流程不断优化,办事效能加速提升,服务水平稳步升级,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加分。
获立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获推6项改革创新举措示范典型,获颁13个省级以上科技奖项、20个市级以上荣誉表彰,接待70个城市学习考察,被国内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5年来,一串串承载荣誉和“纪录”的数字,记载着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事业踏石留印的“高光时刻”,更彰显着不动产登记队伍永恒不变的为民初心、乘风破浪的职责使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改革创新“登峰进阶”的道路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始终脚踏实地、勤勉笃行、不负韶华、不骛虚声,在“快车道”上不断提速驰骋,彰显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图景。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成为“标配”创出“标杆”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社会各行各业拉入了一场不期而遇的“大考”。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改革创新的机遇,将“变量”转化为服务提升的“增量”,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有业务尽量网上办,加大“不见面”力度,推出“预约制”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力争能线上办、不见面的均不出门不进厅,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确保“不见面”业务快速高效办结。
近年来,南京市持续深化“互联网+”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应用,基于“南京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我的南京”APP、“南京市不动产登记”网站和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银行版)等,建成“E办证”网上服务大厅,将进度查询、信息查询、网上预约、线上办理等功能纳入网上办证大厅,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实现了商品房交易登记、抵押权登记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7类高频业务线上办理。从让“数据多跑路”升级为让“数据跑直道、跑快路”,从“少跑腿”升级为“不跑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按下了便民惠企、改革创新的“快捷键”和“加速键”。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活水”与“血脉”,金融活、企业强、经济兴。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2017年,南京市局就已开通面向银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服务系统。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凝聚改革合力,强化工作协同,深化平台互通,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抵押贷款全生命周期的“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也为更多企业开渠引流、活血通脉,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2020年底,按照“全程网办、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的目标,南京市打造了不动产登记“网上通办”服务。应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证照OCR识别、政务云等技术,攻克线上支付、票据电子化、企业用户认证注册、电子签名等难关,保障系统操作安全。通过对接全国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将南京“全域通办”拓展至全国“网上通办”,接入商品房办证、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问题,疫情防控期间更加凸显了该项服务优势。
创新路上驰而不息,打造提质升级“强引擎”
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提升服务品质上精耕细作,在改革创新中完成更多“加法”,通过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服务外延,丰富“不动产登记+”品牌内涵,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迈入精细化、精质化、精准化提升阶段。
为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与上下游民生事项,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不动产登记窗口“派出”到公证处、银行,将公证、水电气电视服务窗口“请进”登记大厅,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推出基于手机移动终端,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电视联动办理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各类服务联动的“民生旗舰店”。针对实体经济企业、特殊困难群体设立绿色通道,实地走访园区、平台、管委会及下属企业,宣政策、送服务、听建议、解难题,多次到居民家中、医院、养老院、社区开展上门服务,真正将便民利企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末梢。
为打好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问题导向,本着“全力维护权益、全面攻坚克难”的原则,建立问题收集“一线一查”、协同办理“一环一责”、处理方案“一事一议”、建章立制“一类一规”、党建引领“一带一片”的“十个一”工作网,积极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及疑难案件妥善解决。创新建立“情报员”制度,从“12345”政务热线、“96510”服务专线等渠道,收集企业、群众身边的问题线索数百个。主动牵头与房产、税务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通过问题梳理、实地勘察、上门帮扶等措施,共同研究形成处置方案,推动数百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系统化处置,让企业、群众权益最大程度得到保障。
前行不辍,驰而不息。今年以来,南京不动产登记在创新之路上持续领跑: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不动产首次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为企业迅速开工建设和融资提供有力支持;即时办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此前承诺2个工作日办结的存量房交易登记提速至即时办结、当场发证;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市本级6个大厅全面启用不动产登记费电子票据,市民可多渠道查看、下载,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次次创新迈越,一项项首创之举,在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留下了一连串闪亮的“南京印迹”。
登高不止步,望远迈新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立足“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迈向“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征程,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动力,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通过持之以恒打造创新“加速度”,为“十四五”南京不动产登记各项业务提质增效注入“原动力”,在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开新局、阔步向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