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凌晨3点,江源村村医王坚突然听到轰然垮塌的声音。天亮他就一骨碌起床前去查看,只见老屋后背墈上的一棵大树倒了,笨重的身躯压垮了无人居住的土砖屋。他赶紧给支书和村主任打电话,报告了险情。
这是一棵600年树龄的榔榆树——后经古树专家鉴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当地人称牛皮树。灌木,质硬,生长非常缓慢,一般长在石头上或陡坡上,耐旱不耐湿。对待所有灌木,山里人一般不待它长大就砍了当柴烧。这棵树在塘里屋后背幸存下来,顶天立地,枝繁叶茂。
2019年3月,汛期还未到,下了几场大雨就引发了山洪,港里的水湍急汹涌,在村前水口处,硬是冲垮了四棵胸围合抱的槠树、大杨树、苦棟树、刺红树,村民们望水兴叹,心痛不已。一向热衷保护传统村落的商人王定钊人在南昌,知道了古树倾倒的事情,就在微信群里吁请父老乡亲立即行动,保护这颗古树。
有了上次的痛失古树之痛,江源人这回更不敢马虎。20日一早,王定钊就打电话给全国古村落保护群里的靳红军-——他是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古树名木复壮工程的专家,两人交流了古树抢救的先期方案。
靳红军考虑到当地村民不懂怎么保护,便从河南登封驾车前往湖北省通山的江源。历经8个多小时车程,他马不停蹄徒步到树林,分析古树倾倒的原因,随后对古树展开“救治”。
一直忙到傍晚,这棵躺倒三天的古树终于稳稳地“站”了起来。靳红军返回登封前还叮嘱了又叮嘱:“古树彻底倾倒,等同于重新移植,必须要给古树输营养液40天,后续养护工作还须坚持,还要垒起石墈防水土流失。”
在古树被“救起”之后,镇林业局和县林业局接续了对古树的保护工作。
江源人善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切都是自觉自为,生怕惠泽人世的自然环境受到丁点的损坏。返程,见那一垄垄连绵的绿色稻田,那一港弯弯曲曲的清流,那满目的青山,巍然的老宗屋,精致的迪德堂,沿河的沙粒步道,古朴的石拱桥,还有那修缮精湛的雕刻、牌匾、天井、阁楼、板壁,简直就是江源一代代人创作的水墨丹青。(文/图 孔帆升 林绪雍 舒思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