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零疑似、零确诊;2020年GDP超千亿元,对合肥“过万亿”贡献率达13.6%;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9.7%,实现“开门红”……去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大考”,合肥经开区以超常举措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放缓,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高质量发展迸发新活力,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在逆势中跨步前行,安徽这家开发区是如何做到的?
不松懈!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80万人,聚集着19所高等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家电产品种类和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叉车、挖掘机、轮胎、液压机床制造基地,以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之一。
今年5月,临近合肥经开区的肥西县、六安市相继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合肥经开区紧急行动,第一时间调查发现密接4人和次密接97人,连夜进行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摸排重点人员449人,两次核酸检查结果均为阴性。5月13日以来,合肥经开区累积隔离密接、次密接278人,已全部解除隔离,其中密接32人已纳入属地社区健康管理。
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的公共场所,合肥经开区予以警告或关停。严禁未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基层医疗机构常规诊治具有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患者,安排7辆救护车转运发热患者,实现社区卫生全覆盖。5月16日至18日,对全区社会办医疗机构防控全覆盖检查,下达疫情防控指导性意见书85份,给予5家医疗机构记不良执业行为6分。5月28日至30日,再次组织6个小组对全区92家医疗机构全覆盖督查,重点检查预检分诊、发热患者管理情况,现场责令16家诊所立即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紧急启用安医大二附院方舱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点,以满足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群的疫苗接种需求。截至6月10日,合肥经开区累计接种45.8125万剂次(第一剂33.0167万剂次,第二剂12.5152万剂次,第三剂0.2806万剂次),第一剂次接种任务完成率116.3%。第二剂次超56天脱漏率0.42%。全区医务人员接种率已达90%以上。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桑林兵介绍,为切实做到精准防控、有效防控,针对近期疫情,合肥经开区采取重点地区人员摸排到位、入境人员核查到位、公共场所监管到位、居民小区管理到位、发热患者管控到位、高校联防联控到位、企业严防严控到位、新冠疫苗接种到位“八到位”措施,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疫情发生以来,合肥经开区落实落细属地责任,突出“社区、机场、农村”三大重点,打响“全面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九小场所复业、境外人员返回、学校开学复课”五大战役,实现零疑似、零确诊。
不放缓!按下经济发展“快进键”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合肥经开区聚集了众多制造业企业,聚集着5.4万多个市场主体和25万的产业工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合肥经开区坚持抓项目、抓投资、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
在桑林兵看来,自去年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以来,合肥经开区坚持抓早、抓实、抓细,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后打响“全面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九小场所复业、境外人员返回、学校开学复课”五大战役,逐渐形成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
合肥经开区率先启动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层层包保落实管控措施。针对56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行管委会领导包保、部门负责、56个小组下沉企业跟踪指导督察;针对450家规模以下企业,由属地社区负责指导督察;其余市场主体由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进行管理。
同时,该区成立22支疾控小分队无缝对接企业,开展重点人员登记、排查、处置;成立“用工协调小组”,创新采用“共享员工”模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制定“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发展13条措施”,拿出1.5亿资金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难、生产原材料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覆盖区内所有企业。
今年以来,为了缓解辖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合肥经开区主动作为,打出“搭平台+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出台常态化招工补助、阶段性招工补助、共享用工补助等多项补助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这些“硬核”举措,让合肥经开区率先在全市实现了100%复工复产,为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逆势扬!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去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加快发展“新基建”,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对冲疫情期间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以“新基建”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合肥市首位。
合肥经开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该区与华为、安徽启迪共建5G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和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围绕哈工大机器人六大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布局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两大领域创新平台,已集聚31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划1200亩产业用地和800亩生活配套社区,按照产城融合、智慧互联的理念,打造涵盖芯片设计、装备、硅材料、智能飞行器等产业的创新高地。
依托265家各类研发机构,合肥经开区狠抓“两湖科创圈”建设,吸引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打造以“明珠广场片区”为核心,“翡翠湖”“南艳湖”为节点,繁华大道和锦绣大道为廊道的“科创圈”,打造创新策源承载地,加快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四大战新产业集群。
一系列举措为合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0年,合肥经开区GDP达1114.4亿元、增长6.1%,总量、增速位居合肥四大开发区第一,对合肥“过万亿”贡献率达13.6%。2020年综合发展水平晋级2位,升至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第11位。
今年首季,合肥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29.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9%,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年之季继续显现强劲发展势头。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要把“严”和“快”的要求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切实做到精准防控、有效防控,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