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村位于海拔1584米的“中原第一峰”金刚台山脚下,大别山革命老区皖豫交界处,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这里山高路陡、崎岖难行,村民零星分散居住在二十多个山腰上,曾经是人迹难至的穷山沟,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深度贫困村。2014年,这里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7户770人,贫困发生率30%。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定点帮扶金刚台村后,这个面貌破落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初识金刚台 山高路陡人难行
2014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要求,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与金刚台村结对帮扶,当年10月份该公司的张勇同志打点行装正式驻村金刚台。
“随着走访的深入,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一处处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房子,下雨天的泥巴路寸步难行,都让我感慨良多。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从张勇的笔记中不难看出当时村里的实际情况。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道出了亘古不变的致富真理。
驻扶工作队来到村子后,也想到了修路。2015、2017年,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争取来了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修建了自泗道河至金刚台村部6.2公里长、5米宽的旅游扶贫公路。
顺利打通了金刚台村主干道,也成功解决了金刚台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金刚台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了基础。
此后,很多扶贫产品、贫困学子从这条公路走出了大山。
实干谋发展 因地制宜产业兴
2017年4月,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增派王德和刘志敏同志参加驻村,工作队的力量极大加强。通过广泛调研,工作队发现金刚台的属高寒山区地形,具有出产优质高山绿茶的自然条件;这里的茶园不施农药,绿色有机,茶叶色泽碧绿、鲜嫩清香。不过,茶叶销路却十分单一,也没有形成规模化。
掌握优势,摸清问题,下一步就是实干。2018、2019年两年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金刚台捐赠建设了1500平方米“国网阳光扶贫”茶产业基地,引进茶叶龙头企业“金龙玉珠”合作经营,公司承租茶厂并全额优先优价收购贫困茶农鲜叶,为贫困茶农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村集体茶园管理,同时推出“金刚毛峰”茶叶品牌。
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工作队于2019年9月帮助“金刚毛峰”茶叶入驻国网电商“慧农帮”APP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当年,金刚台村集体茶厂就生产干茶2000余斤,收购贫困群众茶鲜叶超过10000斤,为全村茶农增加产业收入3-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实现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不仅如此,贫困群众还参与茶园栽种、除草、施肥等,另外获得人均劳动收入1500元左右。
扶贫要扶智 托起未来有希望
“前些年穷,村里出个大学生那可是大新闻,是你们来了之后,村里的大学生才多起来。”六安市金寨县金刚台村村民余敦明握着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驻金刚台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德的手激动地说。余敦明的孙子余小松2019年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但在金刚台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为了生计,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堪忧。
2015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金刚台小学设立“光明驿站”,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和成长关爱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16年,该公司员工捐助9万余元扶贫款,帮助学校建设食堂,学生们吃饭再也不用风吹雨淋。2017年,该公司又捐助10万余元,为学校安装电风扇,维修门窗桌椅,改善学习环境。2019年,再次捐赠4万余元,为学校更换黑板,安装教学电脑。几年下来,村小学焕然一新。
“当把爱心小书包背到了孩子们的肩上,我们很确定地看到了金刚台村的希望。”朱刘柱和李端超真切地说道,他们是2018年参加驻村工作的。自2014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作队驻村以来,从金刚台考上大学的孩子共有51名,从专科到普通本科,再到211、甚至985大学,也不再稀有。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募集爱心,提供补助,为这些自强不息的贫困学子们提供数千元助学金、奖学金,保证村里的每一位大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务实强基础 美丽乡村新模样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农村要有新风貌新生活。
这几年以来,为满足当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乡村特色旅游用电需求,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帮助金刚台村进行农网改造、优化,建改配电台区;为打造宜居乡村,不停地投入建设,提升村容村貌。
2019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新建4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提高金刚台村供电能力,全村户均容量达到2.75kVA/户。扶贫工作队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新建库容量3000立方米的安全饮水工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容村貌;完成沙河流域薄弱环境治理工程,提升河道防洪灌溉能力;新建1.01公里肖湾、老湾、郑坳等村民组水泥路面,实现全村组组通水泥路;新建公共厕所6座等。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有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成功助推金寨县脱贫摘帽。
乡村是中国的根。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日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第八批驻金刚台帮扶工作队,带着责任与荣光,再次进驻金刚台。电力保障为“产业兴旺”做好先行,智能电气为“生活富裕”做出保障,绿色能源为“生态宜居”打下低碳基础,驻村经验为乡村“治理有效”做出有益探索,良好的作风为“乡风文明”作出表率。
金刚台村,正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奔跑。(马静 许宁 胡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