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全国先进”是更重的使命担当

2021年07月08日 10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舒抒

7月2日,回沪第二天,刚刚在京参加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卢义耀,就向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的党员们分享、传递了在京的所见所感。今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身为党总支书记,卢义耀作为代表赴京接受了荣誉。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80后”“90后”党员占了大多数。就是这样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火线开发了覆盖徐汇所有居民区和绝大多数企业的“汇治理”小程序,高效助力了全区的复工、复学、复产、复市。上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来,依旧是这支团队,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业务能级,成为老百姓和企业心目中“跑一次就能办成事”的“万能”中心。

火线开发“汇治理”

去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资源管理科科长伍东阳接到任务,在一周之内,开发出居民进行口罩预约的线上系统。随后,科室全部5名成员都第一时间结束了休假,投入了小程序的开发。

他们要做的是一项繁琐的“翻译”工作,将区卫健委、商务委、科委等职能部门的需求,全区13个街镇、306个居民区的居民诉求,与负责开发小程序的技术公司进行对接。此外,全区50余家具备资质的药店,也要通过梳理,与地图数据供应单位进行沟通,确保居民预约购买口罩的门店一定是离家最近的那一个,尽可能减少疫情期间的外出时间。

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的指挥下,像伍东阳这样具有技术背景的党员,组成了一支研发的攻坚团队,带领其他技术人员通宵达旦地写程序、编代码。负责沟通的成员最高峰时同时组建了100多个微信群,与不同的单位和第三方技术公司展开对接,小程序上线前的压力测试多达50余轮。为此,伍东阳成了标准的“熊猫眼”。

要做就要一步到位,做到“最优”。伍东阳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跑街道、“扫”居民区,充分了解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使用需求。“刚到第一个街道解释‘汇治理’怎么用,我们就被居委干部‘狂吐槽’。”很快,开发团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基层防疫压力已经很大,社区干部也有了自己习惯的登记方式,一下子要用网络登记,还要在手机上点击好几个不同的按钮,看起来的确把事情变‘复杂’了。”

回到中心后,伍东阳第一时间与技术公司沟通,尽可能简化登记程序。最终,2.0版的“汇治理”口罩预约改为了“一键登录”,第一轮购买过口罩的居民无须重新登记。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后台程序开发的模块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很快“汇治理”就相继上线了企业返沪人员登记、沿街商铺管理、学校复课等多项功能,成为好用、管用的疫情防控“利器”。眼下,徐汇居民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登记也能通过“汇治理”完成。短短一年半不到的时间,“汇治理”用户总数达到77.33万人,累计访问次数破1.55亿次,整合了全区18个部门共55个轻应用,形成了政府与市民、企业共商共治的全新平台。

“十八罗汉”树服务品牌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18个综合办理窗口,也被称作“十八罗汉”,寓意一支业务过硬、能量无限的团队。2015年5月,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工作人员们很快意识到,虽然各办事部门身处“一门”,办公地点却仍旧分散在楼内各处。老百姓来办事,依旧要上下楼“多跑路”。为此,中心筹建工作组以党员骨干为“领头雁”,戴着安全帽跑现场、捧着事项清单跑部门,手持不同领域的课题研究报告,与技术部门筹划搭建系统框架,最终将分散在18处办公的部门行政审批窗口,整合到了中心一个办事大厅内。

不满足于“一门通办”,始终对标最好、最优的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目标是“一窗综办”,让来办事的老百姓不论遇到什么难题,不用“挪座位”,全都交给窗口、中台和后台工作人员解决。

为了设立这一“零差别”综合窗口,中心党总支牵头开展了“百人百日魔鬼训练”,将83个部门专窗整合为18个政府综窗,同时“优中选优”组建了一支“全科医生”型的前台服务团队。眼下,“十八罗汉”的“人才库”中大约有30人,其中党员数量达到一半。目前,中心的区级审批事项入驻率达到98%,“全市通办”个人事项入驻率达到100%,并成功创建了国家级“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

始终做到“三个多一点”

在上海首创区城运中心、大数据中心合署办公、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在全国首创规模化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提供33个部门7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不打烊”办理;同步在13个街镇布设25个家门口自助服务点……短短几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已有多个国家级和市级“首创”。

队伍越来越年轻,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加入,如何带好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是中心党总支书记卢义耀时常思考的课题。

“企业有企业文化,行政服务中心也要建立以事业凝聚人、以信仰和理想团结人的担当。”既是党总支书记,也是行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在业务上和组织建设上,卢义耀都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前辈”。

“‘汇治理’刚上线时,我们几天内接到了上百个‘12345’热线电话,有投诉,也有建议,我们都逐一电话回复,把大家‘吐槽’的不足和提出的修改建议一条一条梳理出来。”卢义耀说,在此期间,一些年轻党员、工作人员觉得有些沮丧,于是他作为“老大哥”帮助大家转变思路。“我们开发程序不是给自己用的,是给老百姓、给基层干部使用的,老百姓批评、‘吐槽’,说明大家已经开始用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如何补缺补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百姓的评价为服务宗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近年来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两张网”建设相融相促,将党员发展与骨干培养相结合,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还成立了以年轻党团员为主的“双创”服务组,主动走访园区企业,累计服务50多家企业1000余人次。

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荣誉,是新的开始,也是更重的使命与担当。“当一支队伍取得一点成绩后,怎样保持先进性是最难的。”卢义耀感慨,只有始终做到“三个多一点”——思想上永远比人家多想一点,业务上永远比人家多思考一点,对自己永远多要求一点,才能始终“比人家快半步”,“归根结底,是我们能为老百姓再多办一点实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