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池县: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

2021年07月27日 10阅读 来源:广安在线

“最近忙不忙?桃树长得如何?……”7月22日,在岳池县九龙街道马鞍山村1组的堰塘边上,几名村民正在调配消杀药物,准备对桃树杀虫。当前正是桃树管理的重要时期,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山特来此处询问相关情况。

有着近30年党龄的杨文山今年49岁,在基层工作已有20余年。多年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心系全村村民,只要与村民相关的事,他都会力所能及去解决。在他的带领下,马鞍山村建立起银城花海、何田田·荷园等乡村旅游基地,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让马鞍山村荣获省级“四好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党支部也荣获市、县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正因如此,前不久,杨文山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注重农旅结合 壮大集体经济

“把桌子、椅子往这边放……”最近几天,马鞍山村生态餐厅装修完后,杨文山便忙着叮嘱工人搬运桌椅、电器等餐厅所需的设施设备,为餐厅正式开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马鞍山村生态餐厅紧靠银城花海景区,占地350平方米,预计将在8月1日前正式营业。届时,游客来马鞍山村游玩,不仅可以逛银城花海景区,还可以在马鞍山村生态餐厅品尝生态川菜。

“虽然村里有村民开农家乐,但旅游旺季并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杨文山说,建一个属于村集体的生态餐厅的想法便油然而生。于是,杨文山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00万元,修建马鞍山村生态餐厅,力争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马鞍山村交通条件优越,广岳大道穿村而过。多年前,杨文山就在想如何依托交通优势让村民富起来?2014年,杨文山与村两委班子经过分析,打算走农旅结合路子,发展乡村旅游。

说干就干。杨文山和班子成员积极与企业对接,陆续引进银城花海、何田田·荷园、窖酒基地等多个项目,建立乡村旅游基地。村民则通过在基地内租赁摊位、为业主提供维护服务、收取土地租金等形式增加收入,腰包也越来越鼓。目前,马鞍山村主要以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全村人均年收入约1.8万元。

依托马鞍山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杨文山还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注重农旅结合,助推全村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该村已发展起4个农旅合作社。

改善服务模式 办实事解民忧

当天,马鞍山村村民段小燕来到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的“睦邻客厅”,请村干部帮忙代办小孩上户事宜。很快,杨文山就看完了段小燕递交的资料。

“剩下的事就不用操心了,杨书记会帮忙代办。”段小燕告诉记者,村干部不仅会帮村民代办业务,还会调解矛盾纠纷、代收快递等,为广大村民提供贴心服务。

环顾“睦邻客厅”,这里既有村干部的值班办事区域,又有供村民休息的“客厅”,墙上还设立了“民生心愿墙”。

“村民可以将想要解决的事写下来,贴到‘民生心愿墙’上,相关村干部将会帮助解决,我们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杨文山说。

为搭建干群“连心桥”,2018年,马鞍山村以“磐石工程”为契机,推行“客厅式”党群服务模式,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睦邻客厅”,以解决村干部办事效率低,群众办事多跑路、办不成等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仅是打造“睦邻客厅”,杨文山还做实“1+N”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为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抓好群众聚居点污水处理设置建设,开展污水整治专项工作;推行“亮化工程”,实现路灯全面覆盖……一系列制度、措施在马鞍山村落实,使广大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刘甜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