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昕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月23日,昆山当代昆剧院剧场里传出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观众席上的党员们纷纷起立,挥舞着党旗,在热烈而具有感召力的氛围里,昆山党史学习教育《光影百年》情景党课落下帷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砥砺初心使命的“必修课”,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接续拼搏奋斗的“动力源”,是在传承与发展的统一中推进自我革命的“正衣镜”。这堂党课,让党员们在光影中坚定信念、镜鉴未来。
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要在学习党史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务实担当、接续奋斗,不折不扣把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昆山之路”再出发、赋予“昆山之路”新内涵、再创“昆山之路”新辉煌,奋力描绘并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的“最亮风景”。
以上率下凝聚奋进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苏州市委的统一部署下,昆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六专题一实践”工作要求,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真章见实效。
7月15日上午,吴新明围绕“学习百年党史、汲取智慧力量,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作专题党课。同时,还特邀了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昆山市委原书记吴克铨作专题辅导。
针对分布在各区镇、板块条线的“一把手”,昆山坚持以上率下“领学”,举办“一把手”党史学习教育笔谈征集活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中国共产党人凭借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一次又一次闯关夺隘,我们必须不停顿、不畏难,跑出发展‘加速度’,构筑‘产业引擎’和‘创新名片’。”“学好百年党史,就是要紧扣精细化管理目标,精管善治,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这分别是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凤良和昆山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陈强的学习心得。
像这样的“学习心得”,在“第一昆山”App上,还有很多条。阅读完一条条学习心得,可以明显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为不同板块和条线的“一把手”,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破题思路”、鼓舞了工作干劲。
此外,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昆山创新举办企业党员“五点半”党课、“吃讲茶”课堂、小讲师“童声播报”、老党员“流动党课箱”等基层宣讲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300余场,参与人次超43万。
这个过程中,如何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成为昆山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5月底,一堂题为《中国共产党党徽与党旗》的党史示范课开讲,当天,昆山发布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纲要成果。通过结合各类教材及“学习强国”平台,昆山创新编写一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年儿童学党史》党史学习教育教材,课程通过50个不同系列的教学单元,按照小学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和初中段划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逐层递进、螺旋上升。
翻开低年段读本,看到课程以“小红花”为主题,引领学生了解祖国的基本概念;初中段则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主题,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理性认识。教材编写团队带头人、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长邱彩萍说,通过学习课程,让不同年龄和成长环境的青少年,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的主动宣传者和自觉传播者。
区域互动打造“联学品牌”
“他们为我流的泪,我为他们流的血,终将流淌在这个时代、下个时代,直到更远的未来!”7月15日,昆山首部大型原创话剧《烈火中永生》走出昆山,亮相上海城市剧院,用生动鲜活的舞台表演方式,与上海市民一起共赏经典、共学党史、共悟初心。
该话剧源自经典,讲述1949年11月27日,即革命者牺牲前的最后一夜,以许云峰、江姐、刘思扬为代表的革命者们在重庆渣滓洞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故事。上海长宁文艺中心党支部书记叶笑樱说,在红色经典名著《红岩》出版60周年的特殊时刻,昆山将这份特殊的“信仰的力量”带到上海,推动两地在文化领域交流。“我们将以红色文化交流为纽带,加强沪昆两地文艺交流互访,强化艺术传承协同发展。”
红色文艺精品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铸就百年伟业的生动缩影。借助文艺资源打造情景课堂,昆山还创作编排昆剧《峥嵘》、话剧《特别党员陶一球》、评弹《钱七虎》、昆曲党课《自有后来人》等节目。同时,把红色经典“输出”到长三角地区,是昆山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路途”中的一个注脚。
5月29日,嘉昆太三地启动党史学习教育联学联动,签署嘉昆太三地党史学习教育联动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三地将在“红色资源共享”“党史宣讲互动”“为民服务协同”“党建共建联动”方面深化合作,发挥联动示范效应。当天,“嘉昆太三城共建红色地图”发布,串联起上海嘉定革命烈士陵园、外冈游击队纪念馆、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旧址、昆南人民抗日史迹陈列馆等29个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和名人故居,让“一块红”连成“一片红”。
在此基础上,昆山举办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庆祝建党百年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展等主题展览;依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江苏省委党校等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精品课程37门、经典学习线路7条;建立“安亭、花桥、白鹤”党性教育基地联盟,开设“初心号”党建教育城际巴士。
以学促行确保见实见效
“有了‘家门口的暑托班’,孩子们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玩耍,而且还是免费的,我们也不用担心有危险。‘暑托班’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实事’,点赞!”7月5日,昆山开发区南桥社区暑托班正式开班,学生家长钱长群道出了心声。
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昆山开设179个“家门口的暑托班”,实行工作日全天开班制。南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高丽丹介绍,立足社区实际,集合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及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力量,开设学唱红歌、观评红色电影、诵读红色诗文等教学内容,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同时还能解决上班族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困难。
除了让孩子暑假过的舒心、家长放心外,昆山还让企业感到暖心。7月上旬,在张浦镇行政审批局,昆山和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菊花只花了20多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想不到的是,我没有提交和上传任何材料,只需要把身份证在自助服务机上刷一下,录入登记信息就完成了。”
“零材料”审批模式是将纸质材料通过数据传输转化为电子材料,办事人员扫描身份证后自动生成信息。同时,通过“昆山市市场主体可登记地址标准数据库(地址白名单)”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的结合,省去了租赁合同等住所证明材料。
企业开办流程进一步的简化,是昆山“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生动实践,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之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山制定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创新推行征集公示、月报进展、过程监督、问题通报、绩效考核、建章立制“六步工作法”,累计梳理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实事项目188个,其中排定市级重点项目20项。
开展“工友益站”服务,助力全国首条县级市域地铁线路苏州轨交S1线进入铺轨阶段;推进“红管先锋”书记项目建设,巩固拓展“五方议事”机制,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台胞台企20条新举措”……一系列举措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昆山以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