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兴李家巷镇全力打造“共富”示范镇

2021年08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浙江日报

在镇西南的万亩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在石泉古村,连片的荷花池与古桥、古建筑相映成趣,游人纷纷打卡留念;在刘家渡村,精品葡萄园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采摘游客……在长兴县李家巷镇,一幅幅追逐“共同富裕”的新图景正不断描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2021年,在长兴县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的大场景中,作为长兴东大门的李家巷镇,立下了“产镇相融,镇村一体,宜居宜业”的目标,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镇。

勇担使命,勇探新路。李家巷镇这个以“家”为名的浙北小镇,如今正以奋进争先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产业转型

“生态”饭碗越端越香

“这里满池的荷花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们都要忙不过来了。”夏日的傍晚,唐味斋的老板一直忙着招呼游客,坐落于千年古村李家巷镇石泉村,正对着70亩的荷花池,这样独特的风景让饭馆生意红火。

唐味斋是石泉村引进的文旅融合项目之一。千年古村焕新颜,历经两年古村落建设后,石泉村成功吸引了石泉山房、梦之泉等多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超亿元,充分激发了乡村经营的活力。

好风景发展为新经济。如今在李家巷镇,弁山脚下的“云梦谷”“锦园”已陆续建成;青草坞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建设宜居宜游的景区村庄,民宿项目陆续启动;老虎洞村则依托发达的水系建设别具韵味的江南水村,乡村旅游未来可期。

曾经的李家巷镇,靠着石头发家致富,高峰期拥有235家粉体企业、10余家矿山,当地政府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将所有粉体企业全部关停并重组为9家大型现代化粉体加工企业,大量矿山关停。

绿色引领下,李家巷镇开展了“净美家园”“美丽石城”等创建活动,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3个,美丽乡村提升村6个,成为了“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生态”饭碗越端越香。

如今,李家巷镇的工业版图上“绿意盎然”,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为主导,废弃的矿山进行了平整开发,打造成为省级一流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

一数据对比显示:李家巷镇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60.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7.4亿元,增长了275%;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2.6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2.75亿元,增长了375%,实现了质的飞跃。

生态种植

“共富”路上携手同行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走进刘家渡村的葡萄帮扶基地里,16亩葡萄陆续成熟,硕大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甚是喜人。“有专家指导,品种好还卖得出价钱。”望着一箱箱的葡萄被装车运走,成为水果市场里的热销品,葡萄基地9户被帮扶的低收入农户都笑开了花。

他们口中的“专家”,就是当地葡萄产业带头人李火良。“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种植高品质的水果,让生态农业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谈起葡萄种植,他打开了话匣。从2008年当起葡萄经纪人,到成为长兴县葡萄协会的副会长、晶津家庭农场负责人,他不断在当地推广生态种植、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在他带动下,低收入农户共同建设葡萄帮扶基地,李火良手把手教他们种植“夏黑”“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并利用自己的营销渠道帮助他们销售,目前,李家巷镇已发展葡萄种植园上千亩,成功打造了省级农业精品园区。

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李家巷镇还立足当地茶叶、火龙果等特色产业,由种植大户在技术以及销售上进行指导,采取“农合联+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的管理模式,建设了3个产业帮扶示范基地。利用新农都农贸市场区位优势,建立帮扶农产品展销中心,全力帮助销售帮扶基地的农产品。连续3年发动当地乡贤、企业家等认购帮扶基地的农产品,认购额超100万元,实现了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6万元以上。

镇村一体

新型集镇加速推进

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立足“分好蛋糕”,今年,李家巷镇新一轮集镇开发正积极落实推进: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即将启动建设;集镇与园区的道路交通连接正在加强、与农村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铺设入户……

“随着产业的发展,万亩平台企业不断入驻,大量的务工人员将集聚李家巷,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李家巷镇主要负责人介绍。集镇改造加速推进的同时,李家巷镇对全镇4级及以上农村联网道路路灯、路牌、路名等进行全面排摸和梳理,对路灯及路牌进行统一设计提升,在整项工作中充分融入李家巷“家”文化元素,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体验。

同时,为打通产、镇、村一体发展路径,李家巷镇主动探索,与上海国盛集团旗下思尔腾科技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产业和资金导入,镇、村、企业合资成立运营公司,在石泉村、刘家渡村试点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运营新机制。

目前,石泉村引入了“剧本杀”“怀旧馆”等新型业态,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前来游玩体验;刘家渡村则结合数字化资产平台,打造以“集中居住样板+产业配套示范+新老居民融合”为目标的高端智能产业社区,将农村闲置的土地、农房等资源打包上线,统一流转管理,出租给周边的产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走出乡村经营的特色之路。

共建共享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夏日清晨,站在李家巷镇老虎洞村庄基自然村的红色坝头,整洁的路道、清澈的河水,目之所及皆美景。而在几年前,这里辅房、棚披处处可见,河道淤塞,环境一度脏乱不堪。

“2018年,庄基自然村启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全村家家参与,耗资1300万元实现了村庄‘蝶变’。”村书记朱斌介绍,整治中,通过党建引领,集体的事情集体议、各家的门前各自管、大家的工程大家干,老百姓主动拆除自家的辅房、围墙等180余处,腾出公共空间2万余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2万余平方米,新增车位300多个。

同时,由村乡贤理事会发起,村两委班子、党员带头,共带动153户家庭参与捐款,累计募集资金180余万元建设活动场所用于文化活动以及家宴,老百姓共建共治共享,村民幸福指数极大提升。

除了本地村民共建共享,李家巷镇还大力推动新老居民“亲如一家”。该镇对出租房实施“五统一”管理,破解了新居民管理难、出租房消防隐患大等难题;新居民与当地村民一起实施文明诚信考评,每年评出优秀新居民进行表彰;每月轮流举办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文娱活动,吸引了新老居民、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连续5年开展“一家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我们不止在一起”“打造健康空间”等项目对新居民困难家庭进行帮扶。

共同富裕同样需要均衡的教育体系支撑。近年来,在政府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李家巷镇中心小学坚持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学生就读,学校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风正扬帆,破浪前行。李家巷镇党委书记贾惠良说,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李家巷镇将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争先探索,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镇,为长兴打造共同富裕的县域典范贡献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