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总工会以“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方向,从宜良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展现工会担当,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宜良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工会力量。
推进工会组织覆盖 凝聚乡村发展力量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工作中,宜良县总工会把组织振兴作为保障性工程抓实,建好“火车头”、选好“领头雁”、育好“排头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宜良县总工会深入基层,持续推进建会入会工作在农村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全县已建成规模以上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工会10个、村(社区)工会12个、建立农村工会12个。
实现工会组织覆盖之后,该县总工会还组织引导广大会员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育乡村发展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宜良县总工会立足本县实际,扎实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依托职业培训学校,每年组织农民工学技术,举办计算机操作员、电子商务、电工、焊工、烹调师、面点师、茶艺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各类技术技能专业培训,近三年共组织120期5000余人。
开展劳动技能竞赛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宜良作为农业大县,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县总工会着眼当下实际,从产业发展初期到后续深入发展,工会始终在宜良农业产业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
作为全国四大养鸭县之一,宜良鸭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20年全县鸭养殖规模达到1800万羽,一产产值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是宜良农业产业中重要的支柱型富民产业。宜良县总工会举办烤鸭制作技能竞赛,给烤鸭制作搭建一个互动平台,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技艺水平,发挥工会职能,助力烤鸭产业做强、做大,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此外,多年来县总工会积极开展“七十二行大练兵·三百六十行出状元”技能竞赛,每年举办宝洪茶制作、蔬菜、编织袋包装、鲜切花企业、育婴师、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员、插花等10余场技能竞赛,参加农民工达3000多人次。为促进宜良县农业产业兴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贡献工会力量。
普惠服务有机融合 打造助农长效机制
开展普惠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宜良县总工会广泛普及“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给全县广大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创业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金融支持农业“最后一公里”。自2017年起,宜良县总工会就通过党群心连心志愿活动平台,为城市困难职工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同时,县总工会把职工、会员的工作生活、生病住院等都囊括到普惠服务范畴中,多次开展工会消费扶贫活动。
资源整合多方收益 号召职工广泛参与
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做好资源整合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宜良县总工会组织企业、职工深入当地乡村,积极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推进。
自2018年以来,该县总工会连续四年组织劳动模范代表、职工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引领广大职工投身到宜良县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同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众参与、清垃圾”爱国卫生活动等,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在此基础上组织“职工乡村游”活动,以职工旅游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激活乡村旅游自身造血,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早日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打通乡村特色产品流通渠道,调动各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龙张三 李梅 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