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姑苏区产业赋能,助推北部经济区精彩开局

2021年08月27日 10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陈雨薇

通讯员 马芸蕾

在加速建设姑苏北部经济区的动员令下,金阊新城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上半年,金阊新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同比增长15%,其中非房地产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同比增长44%,目标完成进度均列姑苏区前列,“十四五”开局喜人。

“姑苏区党代会提出‘古城、老城、新城’分区定位要求,为新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瞄准‘新城提升产业反哺造血推动力’的目标持续发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姑苏区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党工委书记邱炜表示,金阊新城将抢抓北部经济区发展等重大机遇,全面提振精神状态、提速经济发展、提优城市形象,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献力。

拓空间,承载数字经济新高地

上月初,落地姑苏云谷核心区域的长三角数字经济双创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以姑苏区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总入口为定位,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将为入孵企业与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成长三角数字经济双创团队的“梦想之谷”。

优质项目入驻,离不开优质载体的支撑。金阊新城位于姑苏区西北部,虽不像姑苏古城、老城那般“寸土寸金”,但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区板块,产业空间依然有限。“姑苏北部经济区项目启动后,金阊新城作为其重要组成,积极将闲置低效载体进行整合,通过‘载体+平台’‘载体+项目’‘一楼一策’等途径盘活了一批楼宇载体,姑苏云谷应运而生。”金阊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建花介绍,  姑苏云谷已有69家企业入驻,载体去化率从原来的不到10%提升到70%。

盘活载体的同时,金阊新城积极配合北部经济区指挥部向上争取土地资源。今年5月,位于虎池路西侧、联洋街北侧的一处占地面积约59亩的地块成功挂牌转让,成为苏州市区首块M0用地(新型产业用地)。地块竞得者苏州联东金讯科技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拥有较为丰富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经验。根据计划,该地块将被打造成姑苏数字科技产业园,聚焦数字科技、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方向承接产业项目。

抓项目,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空间有了,项目来了。今年以来,金阊新城发挥姑苏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的优势,依托姑苏云谷及周边区域重点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医疗、信创产业等细分领域“招大引强”,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特色项目,其中既有硅原大陆科技、深圳易马达华东总部等总部项目,也有一瑞医药、国科美润达等科创项目。

“项目从首次洽谈到注册落户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这里的营商环境深深吸引着我们。”一瑞生物集团董事长何永胜介绍,作为面向全球领域的体外诊断行业优质供应商、国内真菌快检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瑞生物科技于去年8月落户金阊新城,引入海洋小分子肽抗癌药品研发平台、医疗器械—体外诊断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发平台、大健康系列产品销售平台,同步成立海洋生物药品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中心,今年将逐步实现体外诊断试剂的产业化。

金阊新城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觉平和团队的选择。“金阊新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且为企业营造了非常优质、专业的创新生态,我们由衷觉得来对了地方。”蔡觉平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63个,其团队研究的“4G/5G低延迟视频传输系统”已达到行业发布设备的领先水平,并应用于中国电子科技、中国航天、国家电网等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金阊新城已落地星盟互娱、品刷刷科技等约120个重点项目,正在对接平安建投、顺造科技等在谈项目54个。

抢机遇,夯实历史文化名城根基

不久前,在姑苏云谷举办的姑苏区投资发展促进大会上,一批姑苏区级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集中开工,落地金阊街道的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中港池项目榜上有名。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金阊新城正依托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重点打造口岸经济产业园,聚焦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重点导入物流仓储、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产业,引入了上港集团ICT(苏州)等重点项目。当下,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包括中港池在内的6个ICT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中。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金阊新城正推动以中欧班列为核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设。今年上半年,苏州中欧班列从金阊新城始发,共开行进出口班列192列,搭载集装箱15716标箱、货值9.31亿美元。其中出口班列数、货值分别同比增长22.48%、42.14%。“去年平均3天1班车,今年基本每天开1班车,需求上涨明显。”苏州市国际班列货运有限公司班列运营人员彭光磊介绍,公司最近还曾开了电商专列,帮助辖区内外电商企业把货物送出国门。

“对于金阊新城而言,姑苏北部经济区是近在眼前的最重大机遇,我们要借着这股东风乘风破浪,为姑苏新城发展探路。”金阊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白洋湾街道办事处主任袁硕旻说,金阊新城将积极协同北部经济区,为落地企业提供金融、人才、法律、科技创新、技术等方面的30款服务产品,不断擦亮“来北部、倍服务”营商环境品牌,用最优质“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