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村位于句容市茅山镇,占地11.1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87人。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却因一颗小小的葡萄,而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大奖数十项,茅山镇更因此荣获“中国葡萄之乡”称号,并于今年8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单。
一颗葡萄、一家联社,铺就幸福小康路
丁庄葡萄种植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99年,丁庄村成立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丁庄村现已形成以巨峰、夏黑、金手指、阳光玫瑰等多品种融合,种植面积达2万亩的丁庄葡萄科技示范园。
到处都在种的葡萄,何以在丁庄如此风生水起,还能创成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与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丁庄村党委书记方静介绍,2015年8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指导下,茅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2016年成立了联社党委。丁庄葡萄种植业的发展,由原来的“村+合作社+农户”模式转变为“党委+联社+合作社+示范户+农户”模式。
围绕“党建引领强村、合作帮带富民”,合作联社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室内理论教学与室外田间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和技术培训,一方面不断强化与日本农文协的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培养机制,连续3年选送122人次赴日研修。同时,紧抓葡萄生产服务,组织党员开展农户大走访,“一户一档”建立农户大数据库,主动对接银行开展“惠农贷”金融服务工作,已给280余名农户办理免担保、无抵押、低息贷款近3000万元。
为开拓葡萄销售渠道,丁庄村连续多年举办“句容丁庄葡萄节”“丁庄葡萄音乐节”,开展营销路演等活动;开通“丁庄葡萄”天猫旗舰店,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带货;通过与商超合作,在全国设立1400家“丁庄葡萄”门店,近3年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葡萄3139吨,销售额5022万元。
疫情防控不松劲,葡萄销售有保障
今年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发生时,正值丁庄葡萄上市期,原本热闹的丁庄葡萄园,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往年,丁庄葡萄在旅游采摘上的收入占比占葡萄总销售的40%,其游客主体为南京市民。疫情发生后,部分种植户的销售有压力,葡萄外运也受到影响。在茅山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作联社及时拿出应急预案,为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解决销售难题。
为保证丁庄葡萄销路畅通,今年合作联社整合中国邮政、顺丰速递、京东快递资源,安排专人专车,打通南京及周边城市的物流通道,保证大量上市的阳光玫瑰、巨峰等葡萄品种的正常销售。截至目前已经销售50万斤葡萄,和去年销量基本持平。
一箱箱品质新鲜、香甜爽口的丁庄葡萄被运向千家万户,背后离不开丁庄人的辛劳付出。一副口罩、一个体温计、一瓶消毒液,是丁庄村团支部书记吴阳防疫的有力武器。他每天准时来到葡萄分拣中心,对每箱葡萄的质量进行检查把关,一直忙到中午,简单地吃完饭就换上红马甲,匆匆前往村里的查验服务点继续开始执勤。每天早晨7点出门,晚上11点进家门,在分拣中心和村卡口之间来来往往,他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角色,守护着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
“值班过程中,时不时会听到‘你辛苦了’‘谢谢你’之类的问候,这让我很受感动。在返校之前,我会一直当好志愿者。”20岁的丁庄村村民霍静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听到村两委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后,当即报名参加,并按照村两委指派,在本村的卡点值班值守,为乡亲们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不论是在值班卡点上,还是在核酸检测点内、在疫苗接种现场,到处都能看到00后的身影,他们的青春力量,让丁庄葡萄更加香甜醉人。
最甜的葡萄,送给最美的逆行者
9月3日,两辆满载着3000箱丁庄葡萄的卡车,从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缓缓驶出,带着茅山人民的满满心意,将最甜的丁庄葡萄送到句容市广大医务工作者手中。收到丁庄葡萄的医护人员谢伟开心地说:“吃了丁庄葡萄,嘴里甜甜的,心里暖暖的。”
“丁庄无所有,聊赠一捧甜”。为感谢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不畏酷暑战疫情、不惧风雨赴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合作联社举办“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行动,将最甜的葡萄送给最美的人。“今天,丁庄葡农要将最甜的葡萄送给最美的‘逆行者’。不同的‘战场’,大家都在拼,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上德、崇人文、勇拼搏、甘奉献’的新时代句容精神。”活动现场,茅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日子过得苦,自从政府成立合作联社之后,葡萄根本不愁销,日子也越来越富裕,这次活动我捐赠了46箱葡萄,表达对奋战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关键时刻,是他们为我们挡住风险。”葡农代表王君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